近日,在阿里巴巴的“云計劃”網站上一位來自廣東佛山安蒂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蕭女士反應了國內家具五金行業的一個現象:國內的家具五金配件產品種類繁雜,沒有一個公認通行的行業標準,生產廠家各自為營,自定型號和標準,衡量標準的混亂造成了市場分化的現象嚴重。而幾年前,一家奧地利的五金品牌進入了中國,一下子就占據了國內60%以上的高端市場。
面對內憂外患,蕭女士在“云計劃”上發出了“求救警報”: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作為國內的中小企業怎樣才能不坐以待斃,怎樣才能良性發展呢?
阿里巴巴CEO衛哲給出了很精辟的回答:標準是看不見的東西,行業標準是怎么來的,用的人多了就是標準,中小企業不要和跨國企業“星球大戰”,要走非標定制的特色路。
一家公司要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就必須要有市場份額,你占據的份額大了,大家都用你的產品,你的標準自然而然就成了行業的標準。不是先有了行業標準,而是“用了的人多”在前。衛哲說,傳統經濟下是國家制定標準,現在是用的人多就是標準?鐕具M來,不是因為他有標準,而是因為有60%的人用了,就成了標準。
當然,要求我們的中小企業的產品占據60%的市場,成為行業標準,確實有難度。那么,像蕭女士的家具五金生產商,作為一個中小企業就沒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了嗎?
衛哲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答案:“不。”
他說,中小企業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其實有很大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針對自身特點,可以充分發揮在非標領域按需定制的優勢。
因為非標有非標的特色,如果認為自己抗衡不了標準,那就去突出自己的非標按需定制的能力。標準的東西是會被商品化的,奧地利五金公司有60%的份額,可能很多的企業都會去按照他的標準去生產。這樣的話,只會陷入跨國公司愿意打的星球大戰這個誤區,他占領 60%,你要往他的標準上靠反而沒出路。
同時,衛哲提醒中小企業,導致市場亂的非標不是我們要的,解決細分客戶問題的非標準產品,才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也恰恰是中小企業的特色。打個比方,如果你要和沃爾瑪競爭,沃爾瑪已經把商場做成標準化,如果你開一模一樣的店肯定會死,只能去開夫妻店去和它競爭。
其實家具五金配件,本身就要求個性化的,本來就沒有什么標準可言。衛哲說,自己以前就是做這個行業的, 家具五金是一個B2B2C的產品,它是不對消費者的,也沒有必要做全國性標準或者品牌,家具是要做全國性品牌,家具廠知道你們是做五金配件就可以了,不需要讓消費者知道。
云計劃(yun.1688.com)——倡導的小企業商業智慧分享平臺,是馬云在2010年5月的召開的阿里巴巴股東大會上啟動的,旨在分享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經驗和理念,幫助小企業共同成長。
目前,yun.1688.com
推薦閱讀
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隨著高齡用戶的增加,Facebook正面臨如何判斷用戶是否已經死亡這一棘手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隨著高齡用戶的增加,Facebook正面臨如何判斷用戶是否已經死亡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衛哲:中國的中小企業不要和跨國企業"星球大戰"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