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寫了一篇時評,題為《滿天都是張悟本的“綠豆”》。這兩天,人們仰望星空,又看見一堆假洋文憑的“綠豆”偷偷露出了頭,依然在天幕下閃爍。“打工皇帝”唐駿和他的“西太平洋大學博士”學歷,牽扯出一顆顆光耀四射的“綠豆”。今日中國,類似張悟本、唐駿這樣的“綠豆”簡直比天上的星星還多,數也數不清。
這幾十年,中國人強烈的“綠豆”情結,已經諳熟得像制造人造衛星似的,把一顆顆“綠豆”當成衛星發射到天空。“綠豆”終歸是“綠豆”,包裝成衛星也還是“綠豆”,繞地球飛幾圈就掉下來了。
把“綠豆”當衛星,如同當年把假洋鬼子當真洋鬼子膜拜頂禮,也是我們的老傳統了。但是,“綠豆”和假洋文憑畢竟容易識破,本鄉本土的,穿上馬甲也遮擋不住真實面目。因此,現在玩得高明一點的是“租個白人扮洋老板”,貨真價實的真洋鬼子大行其道。如果不是洋人自己覺得這個游戲實在無趣,得了便宜還要賣乖,有幾個一肚子草包的真洋鬼子能被大多數中國人識破也是“繡花枕頭”呢?
米奇·莫里克斯在提前出版的美國《大西洋月刊》7-8月號刊文:《租個洋人》。他說,不久前,有一家我從沒聽說過的美國駐華企業請我擔任質檢專家,不需要專業經驗——這太好了,因為我什么經驗都沒有。工作一周,報酬是1000美元。我只需住進東營市(這個我從沒聽說過的地方)一家豪華酒店,吃吃喝喝就行了。惟一的要求是白皮膚和穿西裝。接下來,他講述6個老外如何練講演,出席剪彩儀式,與市長合影等等。他說:“我成了中國的冒牌商人。在這里,糊弄事的外國人往往可以輕松掙大錢。我有個朋友是從事電影工作的美國人,別人花錢請他代表一家加拿大企業,發表一篇支持低碳生活方式的講話。還有個朋友乘飛機前往上海,假扮成季節性禮品的買家。雇用冒牌商人是為了打造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形象。”本周二,《環球時報》轉載7月4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文章,題為《洋人撐門面折射身份認同危機》,講的是一位凱羅琳·施華茲被中國某公關公司聘請為項目經理,僅僅因為她是白人。中國某大公司的總裁出差到一些小城市時身邊往往帶著一名白人隨員,“身邊帶個白人,當地人會高看我們一眼。”
從全民學英語到183個城市爭當“國際化大都市”,從中國大地上到處是羅馬花園、溫莎大道的洋地名到假洋文憑招搖真洋鬼子撞騙,中國人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崇洋過。有沒有媚外呢?不好說一點沒有。崇洋不是壞事,改革開放,走出國門,實行“拿來主義”,把國外的好東西引進來、學過來,造福中國人民,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學習國外的東西也要有眼光,用頭腦加以分析,不能拾到籃里就是菜。對待洋人,也不必以為大鼻子藍眼珠的就是老板、就是人才、就是富人。那些出國留學歸來的人,也未必個個都有真才實學。不要說假“博士”已經臭大街了,真“博士”也不一定就代表了成功之士。有些地方,過于自輕自賤,整天忙著拉洋人作虎皮,拍洋人的馬屁,被洋人耍得團團轉而不自知,握握洋人的手,與洋人合張影,開幾次國際論壇,就以為自己的城市國際化了。這種自欺欺人的表現,即使升到天上,也不過是一顆比張悟本、唐駿略大一點的“綠豆”。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叮當)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唐駿之所以被譽為“打工皇帝”,并不是他自封的,而是源于其作為微軟中國總裁的輝煌經歷。有趣的是,人們似乎忽略了在這場紛爭中保持沉默的微軟公司。難道,微軟總部的人力資源部門當初會不知道“PacificWesternUniv>>>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假洋文憑招搖與真洋鬼子撞騙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