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江北)一直以來,監管政策不明讓支付行業游走在一個灰色的邊緣地帶,政策風險成了支付企業們心頭的一塊石頭。近日,央行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國內大型第三方支付企業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利好。
其實在幾年前,坊間就流傳著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組織發牌照的消息。當時傳聞,央行只會發出10張牌照,所以目前大家也紛紛質疑牌照的數量。不過近日,央行發表聲明表示,對《支付業務許可證》不做數量限制。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近日披露: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共有260家非金融機構法人按要求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了支付業務登記材料,其中多數非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手機支付、電話支付以及發行預付卡等業務。
而不管是幾年前還是現在,坊間人士對支付寶、財付通獲得牌照的信心都是很大的。07年就有分析人士預測,支付寶獲得牌照的把握是十成,而對于騰訊的財付通的預測是九城。而今,很多人對支付寶獲得牌照仍然是信心滿滿。
其實分析人士的預測并不是空穴來風。首先看一下央行《新辦法》的對牌照所設的門檻,簡言之有四點:《辦法》對支付機構的準入門檻主要有以下四點:(一)為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二)截至申請日,連續為金融機構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或連續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三)截至申請日,連續盈利2年以上;(四)最近3年內未因利用支付業務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為違法犯罪活動辦理支付業務等受過處罰。
這些規定對支付寶、財付通來說,是很容易的。但對于當前300多家支付公司估計至少有一半要被淘汰。而央行解讀中也有所表示:《辦法》旨在通過嚴格的資質條件要求,遴選具備良好資信水平、較強盈利能力和一定從業經驗的非金融機構進入支付服務市場,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管理下規范從事支付業務,切實維護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支付業務。
當時就是因為這些門檻的設定,一些業內人士對央企這個新《辦法》的公平性產生了質疑。因為這個門檻明顯保護了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大的支付平臺,因為對他們來說與沒有設門檻幾乎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納入到了正規的監管之中,“名正言順”了。而一些新的支付平臺無論是在財力以及影響力上都不及這些平臺。所以在《辦法》面前也沒有辦法跨過這個門檻。
由此看來,央行新規的門檻明顯傾向于淘寶、支付寶這樣的支付平臺,業內人士的質疑是有道理的。
也有業內人士稱,由于支付寶、財付通分別隸屬于阿里巴巴和騰訊,而二者都有外資參股,為了獲得牌照,或改變股權結構,但對于它們申請牌照的優勢不受影響。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小齊)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巴茨周四在接受采訪時稱,雅虎不需要現金,而是長期的收入源。此外,巴茨還力挺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稱蘋果限制iPhone和iPad廣告是為了保證質量。以下為采訪實錄: 雅虎CEO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 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支付寶等受偏袒 央行支付新規被指不公平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