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技博客TechCrunch專欄作家莎拉·萊希(Sarah Lacy)周一撰文,向美國讀者全面介紹了騰訊的發展狀況。萊希在文章中指出,盡管騰訊在美國并不知名,但已是全球第三大市值的互聯網公司。以下為文章全文:
小測試一則:按照市值計算,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互聯網公司分別是誰?
如果猜到谷歌和亞馬遜,那么你已經猜對了兩個。不過我敢打賭,幾乎沒有美國讀者知道第三家公司。如果是一年前,相信我也不會知道這個答案。她既不是eBay,也不是雅虎;她是騰訊。如果你從事網絡工作卻從未聽說過騰訊,那么請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因為在未來的幾年里,騰訊將以招人喜愛的企鵝吉祥物形象,影響全球的網絡世界。
低調的騰訊是中國最大、最盈利的網絡公司。騰訊的積極用戶數量接近4億,遠超過美國人口總和。騰訊不久前收購了俄羅斯投資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y(DST)10%的股份,該公司也借此獲得了社交游戲網站Zynga和社交網站Facebook的很大一部分股份。
過去,騰訊曾與谷歌和Facebook就組建合資公司進行過談判,也曾嘗試著在硅谷收購幾家規模不大的創新企業,但這些均未能成行。如果香港投資人向華爾街的投資人一樣向騰訊施壓,那么該公司很快就會進行一些交易。
在過去的一年里,騰訊的股價漲幅超過一倍。根據雅虎財經的統計數據,騰訊的市盈率比谷歌市盈率高出6倍多。你們認為蘋果股價在最近幾年漲勢不錯嗎?還是雅虎財經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騰訊股價的累計漲幅比蘋果股價累計漲幅高出一倍多。此外,騰訊目前還持有大量的現金,投資者均希望這家公司能夠進行一些重大舉措。
即便是你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騰訊的名字,相信你們或許也應該聽過騰訊的核心即時通訊(IM)產品QQ。騰訊在1999年推出即時通訊服務,但是與幾乎所有的即時通訊公司不同的是,騰訊通過銷售虛擬禮物和更改用戶頭像的服務找到了一條賺錢的出路。如今,騰訊的一大塊營收都來自于網絡游戲,還有一部分來自于社交網絡QQ空間出售的虛擬物品,以及來自QQ.com門戶和搜索資產的廣告收入。
騰訊同時還涉足了網絡支付和電子商務領域,但是未能取得太大成功。騰訊并未就此放棄。我上周在香港采訪了騰訊首席技術官熊明華。當我問他騰訊的核心優勢是什么時,他的回答是“耐心。”
像絕大多數的網絡巨頭一樣,騰訊的成功也有運氣和市場時機的成份。2005年,騰訊內部曾有過一場關于搜索引擎的激烈爭論,即應當自主開發搜索技術還是與其他公司合作。最終的結果是,兩方面的意見均被采納。在與谷歌合作的同時,騰訊還在開發自己的搜索引擎。去年9月,騰訊使用自己開發的搜索產品替代了谷歌;去年11月,騰訊的自主產品再次替代了谷歌的搜索廣告平臺;今年2月,騰訊開始使用自己的移動搜索技術。谷歌今年3月開始與中國政府不和。熊明華對此表示:“我們很幸運。如果三年前我們沒有做出這樣選擇,我們現在肯定非常麻煩。”騰訊目前在搜索領域的份額還很小,但是在一個大家無法忍受百度壟斷的市場中,人們都很期待騰訊變得更加強大。
還有,許多企業不愿意看到騰訊變得更加強大且無所不能。騰訊使用無處不在的QQ即時通訊平臺鼓勵用戶使用該公司的其它服務,這為騰訊省下了巨額的用戶獲取成本。當然該優勢并不能保證騰訊每次都取得成功,該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就未能從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奪走多少用戶。
我與中國許多創業者進行過交談,他們最害怕的就是騰訊進入其市場,著就如同當年的硅谷公司害怕微軟一樣。熊明華對此反駁說,“我們沒有包攬一切。”他指出,騰訊內部就是否推出類似于Google Docs的軟件進行了激烈辯論,最終決定不進入該市場。騰訊也沒有大舉進入網絡視頻、類似亞馬遜的傳統電子商務網站、類似OpenTable的預定服務和類似Digg的新聞聚合服務等領域。
當我問熊明華他預計騰訊十年后將會怎樣時,他首先強調中國目前的互聯網滲透率僅有20%,騰訊必將從互聯網在中國的進一步普及中獲益,這毫無疑問是該公司市值走高的動力。當我問他騰訊將來是否會收購一家大型硅谷公司時,他眼睛都沒眨一下,就回答說:“是的”。騰訊在硅谷的大學街(University Avenue)設有一家辦事處,熊明華每年都會數次前往這家辦事處。
騰訊確實是一家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司。騰訊應當積極利用持有的現金,就像谷歌所做的那樣,谷歌憑借大量現金在許多收購中領先對手一步,比如2006年收購YouTube。每家互聯網公司都知道,優勢不可能永遠保持。一家像騰訊這樣規模的公司從來沒有進行過大規模并購,這太難以想象。eBay通過收購貝寶(PayPal)改變了命運,當然該公司也進行了多筆不成功的交易;雅虎通過收購Overture進入了搜索市場;谷歌則通過YouTube、DoubleClick和AdMob拓展了業務;即便是亞馬遜都收購網絡鞋店Zappos。
熊明華表示,騰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過去一直不愿進行大規模的收購,是出于對文化不能融合的顧慮。耐心確實是騰訊成功的法寶,該公司一直足夠謹慎。不過在不久之后,騰訊將會像全球性的網絡公司一樣開始積極表現。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嫻子)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谷歌深陷隱私門一時難以脫身,一切皆因街景取景車在收集Wi-Fi網絡數據時意外收集用戶電子郵件、搜索請求及其他網絡活動相關隱私數據而起。一時間,谷歌四面楚歌。它的道歉并未獲得公眾諒解,反被指缺乏誠意和合作態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知名博客:未來騰訊將影響全球互聯網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