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國內八成以上網民對于網上提供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文件丟失、計算機癱瘓、網銀賬號被盜、信息資料被竊是當前網民最為擔心的四大安全隱患。由于“網絡釣魚”的詐騙行為多現于電子商務交易的最后支付環節,因此,業內人士指出,網站資質認證工作急需加強,不要讓這一環節的缺陷成為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攔路虎。
今年年初,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網絡釣魚給網民造成的損失已經達到了76億元,國內有1億多網民在半年內曾遭遇賬戶或密碼被盜的情況,使得大批網民對互聯網產生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導致網民減少甚至避免使用某些網絡應用。
目前,網上購物是不少網迷的首選。一些剛接觸網絡的人在聽到身邊人歷數一樁樁成功的網絡購物經歷后,不免會產生親身體驗的沖動。一位謝女士介紹,她就是在朋友的鼓勵下終于下決心“一試網購身手”的,但第一次的經歷就將謝女士剛剛萌發的網購熱情徹底澆滅。一個偶然的機會,謝女士在某購物網站上看到一套自己心儀已久的化妝品套裝正在進行“秒殺搶購”活動。按照之前朋友傳授給自己的“網購秘訣”,謝女士很容易地就把這套近乎于市場價一半的商品搶到了購物車中,可接下來,付款成了謝女士面臨的最大問題。原來,由于謝女士手頭的銀行卡均沒有開通過網上支付的功能,而如果選擇貨到付款,快遞公司還要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謝女士想起了有著豐富網絡購物經驗的朋友劉小姐?吹絼⑿〗阏迷诰,謝女士將付款鏈接發給她,并請她幫忙支付。但令謝女士沒想到的是,劉小姐不僅沒有幫她完成支付,反而對她發來的鏈接表示懷疑,并一再提醒她,這個網站沒有相關的網站資質認證信息,其所銷售的商品可能有貓膩。
并未理解他人良好用心的謝女士以為是朋友嫌麻煩才拒絕替她支付,當得知還可以通過銀行匯款的方式付款購買后,謝女士來到了銀行,打算將錢直接打入收款方賬戶。細心的銀行工作人員了解到謝女士匯款的對象完全是一個陌生網站,便一再詢問謝女士是否確認了網站的資質信息,并向其耐心說明了給陌生人匯款的危害性,以及一些被騙的真實案例。連續多次的付款受阻,讓謝女士對網購產生了質疑,考慮再三,最終放棄了這次交易。
其實,無論是銀行還是朋友,對謝女士的善意提醒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發布的最新月報顯示,聯盟受理并暫停域名解析的釣魚網站為1785個,較上月增長70%,約有4500萬網民因網絡釣魚蒙受損失。目前“釣魚網站”已成為互聯網安全最大的隱患,嚴重阻礙電子商務、在線金融業務的正常發展。“釣魚網站”除了給網民帶來經濟損失,也給企業帶來品牌形象損傷。企業網站為應對“釣魚網站”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如何有效遏制釣魚網站,降低處理成本,眾企業可謂“傷透腦筋”。
2010年4月29日,EMC信息安全事業部RSA發布的《2010年全球網上消費者安全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全球22個國家中,中國用戶對強身份認證(如銀行等特殊機構進行的身份認證方式,比如加密等)最積極,達到96.92%。
對此,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提醒網民注意兩個方面:
一是網民在應用電子商務時應養成查看網站資質信息的使用習慣。目前不少網站已經在網站
推薦閱讀
5月14日,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2010年全球股東大會在深圳召開。馬云希望秉承互聯網的精神與股東交流,開放、透明、分享、承擔責任,“你吃得消問,我就吃得消回答。”馬云把話放出,沒想到股東確實很吃得消,抱怨連珠>>>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