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天,慧聰CTO陳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互聯網的前景充滿信心,這種信心除了有3大門戶網站實現盈利的利好消息支撐外,更多的是源自搜索引擎,這個陳沛曾經傾注巨大精力潛心鉆研的互聯網技術。作為中國搜索聯盟的技術支持者,慧聰一直比較低調,盡管在技術層面上它有能力阻擊任何競爭對手。
現在可以和慧聰一較高低的對手并不是很多,曾經占據國內搜索引擎80%市場份額的百渡可算一個,而對于遠在萬里之遙的GOOGLE,慧聰的回答似乎比較模棱兩可。很多媒體都在猜測慧聰是否要阻擊GOOGLE。但是在正式場合下,慧聰否認自己要阻擊GOOGLE,并且表示如果GOOGLE進入中國市場?慧聰極有可能與其成為合作伙伴。然而它的一系列市場舉措又讓人們不得不揣摩:慧聰到底要在搜索引擎里布一個什么樣的局,如果真如許多媒體猜測的那樣,慧聰要阻擊GOOGLE,又有哪些理由可以支撐這樣的阻擊。
合縱,阻擊的基礎
2002年9月,中國搜索聯盟成立,聯盟是由中國網與慧聰國際發起成立,當時有30多家政府新聞門戶網站加盟。據稱聯盟成立的目的是想通過搜索引擎技術應用尋求共同有效的經營模式,整合優勢資源,真正實現資源共通共享,進而推動各成員的網站發展。
結盟顯然是想讓自己更加強大。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聯盟故事就是戰國時代的六國合縱抗秦。中國搜索聯盟這樣的合縱能否成功抵御西方強秦的進攻,是否會出現戰國時期合縱的結局呢?
“聯盟在最初的時候比較脆弱,而蘇秦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成員只有6家,但是當成員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變化。為什么我們在這時會進入搜索排名市場,因為聯盟成員的數量已經發展到200家。任何一個成員退出都不會對聯盟造成很大的影響。況且要求加入聯盟的越來越多,如果聯盟早期不能成功的話,那么這個聯盟注定會失敗。”陳沛對中國搜索聯盟作了這樣的分析。GOOGLE如果要打破這樣的聯盟,他必須一家一家去說服聯盟成員退出,這是很費功夫的,也是不經濟的。而且只要我們看一看合縱的成員就會發現,他們很多是具有政府色彩的官方網站,中國網是惟一直屬國務院新聞辦的網站,而其他也曾經是16大報道的官方網站,沒有哪個商業網站可以抗衡這樣的聯盟。
很明顯,在互聯網上,最讓政府頭痛的莫過于輿論導向,網絡的開放性讓正確把握網絡輿論導向變成一件難以控制的事。需要這樣一個統一的出口來控制網絡新聞的發布、傳播。于是才有了中國網、新華網、人民網這樣具有強大政府背景的官方網站。由這樣的成員組成的聯盟,想讓慧聰沒有信心都是不可能的。而今年4月15日,新浪網宣布與中國搜索聯盟正式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形成國內搜索引擎的聯盟,為廣大網民提供優質搜索服務,同時也為企業提供搜索排名增值服務方面展開合作。這更讓慧聰對自己未來的前途充滿了信心。現在除了新浪與慧聰有著親密的接觸,搜狐和網易也在向慧聰頻送秋波。現在搜索引擎聯盟已經發展了200家盟員。作為合縱聯盟主要成員的慧聰完全有理由憑借這樣的平臺阻擊GOOGLE的進攻。
市場,阻擊的動力
現在,除了電子郵件,網民們使用最多的就是搜索引擎了。搜索引擎已經漸成氣候,成為網民使用網絡的一種最便捷的工具,同時,很多人閱讀網絡的習慣已經開始由頻道、欄目轉向搜索引擎。至少陳沛是這樣認為的。
互聯網用戶一旦形成使用習慣,意味著對廠商提供的服務有了依賴,這種依賴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效益。現在很多人都在使用騰訊的QQ服務,這種服務開始是免費的,現在QQ擁有大量的客戶,像收費電子郵件一樣,目前QQ開始收費,盡管價格很低,但是收益卻很高,因為它的用戶群龐大。去年QQ的收入已經超過一個億。同樣的道理在搜索引擎身上得到驗證。目前,搜索引擎正在向專業化、細致化方向發展,廠商也在不斷推出自己的特色服務。除了傳統的功能,新聞搜索引擎、產品搜索引擎等相關服務不斷浮出水面。當慧聰推出新聞搜索引擎的時候,還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在質疑這是否算搜索引擎。但是當GOOGLE推出以后,反對的聲音馬上銷遁了。因為調查顯示很多互聯網用戶在網上對新聞最感興趣。也許今后還會出現其他別的讓用戶形成閱讀習慣的表現形式,但是搜索引擎是現在上升勢頭最猛的。它的用戶數量也在節節攀升。
以排名服務為例,它的高速增長讓人咋舌。去年整個國際市場份額達到10億美金,今年的平均增長率高達50%。雅虎的搜索排名市場以44%的增長率遞增。中國將達到70%,現在搜索引擎的經營模式無疑是互聯網收費大潮的延續。互聯網正在由免費變成收費。這種變革將給互聯網帶來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與此同時,圍繞著所有可以收費的領域,廠商之間將會展開新的一輪較量。誰培養起用戶使用習慣,誰就會贏得未來的市場。對于這一點,慧聰和其他搜索引擎廠家心知肚明。
全球搜索引擎市場份額正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著,這樣的成長率會讓很多廠商趨之若鶩。相信慧聰不會放棄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慧聰預計今年這個市場的份額將會達到3~5億,市場的快速成長讓慧聰有充足的動力來阻擊GOOGLE。
專注,阻擊的法寶
在中文信息處理方面的執著一度成為本土公司打敗洋品牌的法寶。在搜索引擎領域,慧聰依舊拿起了這個法寶。現在比較GOOGLE與慧聰的技術水平的高下,顯然是沒有意義的。陳沛認為慧聰的技術不比GOOGLE差,在中文搜索引擎領域甚至要超過GOOGLE。慧聰的搜索引擎比起GOOGLE來更加專注于中文市場,對中文的理解要比GOOGLE好。GOOGLE總共有20多個版本,但是最先推出的肯定是英文版本。而中文版本要到很久以后才能見到,而慧聰首先推出中文版本。
GOOGLE關注全球市場。也許中國市場的份額還不足以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也許是因為在美國,GOOGLE要有許多硬仗要打。面對雅虎和LOCAS的貼身近打,GOOGLE已經開始感到巨大的壓力。而遠在中國的慧聰正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漸擴大自己的地盤,也許等到GOOGLE閑庭信步進入中國的時候,棋盤上重要的星位已經全部占據,留給他的空檔已經不多。GOOGLE是搜索引擎里的微軟。微軟為了贏得中國的政府采購,開放了自己產品的源代碼,而GOOGLE也向開發商開放了自己的API接口,以便于人們使用它的搜索引擎。這樣的計策能否奏效?
現在的GOOGLE還比較傲慢。因為在搜索引擎的世界里,GOOGLE的老大地位不容置疑?連雅虎這樣的巨頭都要禮讓三分。
當初曾經有人勸過陳沛,讓他放棄與GOOGLE的競爭,并且認為這不是一個重量級別上的較量,對于有著軍旅生涯的陳沛來說,這無異于不戰而降。對于GOOGLE的進入,陳沛認為是遲早的事情,并且預言其時間為6~12個月。在這段時間里。國內搜索引擎領域將會發生什么變化,人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慧聰已經開始為將來的市場爭奪布下棋局,慧聰能否阻擊成功?還要看大家能否在新的盈利模式下實現共贏,或許慧聰將來除了合縱,還要連橫。在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中國政府擎起“自主創新”大旗之際,必須清醒認識到眼前還有不少攔路虎:科研造假、埴鴨式教育、尚不完善的金融體系,“中國創造”的轉型之路并不平坦。 現代中國的特征之一,就是產生令世界各國政府和公司董事會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慧聰阻擊GOOGLE的背后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