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雅虎同病相憐
微軟和雅虎存在同樣的問題:互聯網廣告產業蒸蒸日上,但這兩家公司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卻都遲滯不前。最新的季度財報顯示,微軟的互聯網業務仍然虧損,營收增長也僅有10.9%,而雅虎雖然還有贏利,但除去流量獲得成本(TAC)的營收增長卻僅有9%。
有鑒于此,微軟與雅虎討論合作事宜顯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關于兩家公司合作的傳聞來得快去得快,早上還煞有介事,下午便煙消云散了。事實上,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格局正在迅速發生變化,谷歌全力爭奪市場份額,正變得日益強大,而微軟和雅虎卻在谷歌的強勢進攻下步步后退,弱勢盡顯。
收購雅虎并無裨益
盡管微軟和雅虎都難以面對谷歌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但將雅虎納入微軟旗下卻并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微軟在軟件領域的強勢地位并不能助其在互聯網市場攻城略地。況且,雅虎的企業文化與微軟頗為不同,微軟很難駕馭。也許兩家公司合作一個更好的辦法是讓微軟分拆互聯網業務,并入雅虎。
股市的表現表明投資者顯然不看好微軟收購雅虎后的前景。周五,在微軟將收購雅虎的價格由每股29.18美元提至33.18美元后,微軟股價由30.97美元下跌至30.50美元,跌幅達1.5%。
那么收購雅虎為何對微軟無甚益處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微軟在互聯網業務拓展方面一直躊躇不前,每走一步都猶豫再三,這讓它失去了很多機會。上個月,谷歌以31億美元成功收購了互聯網廣告專家DoubleClick,微軟則又一次錯失良機。而早在2005年,谷歌就曾擊敗微軟,成功入股AOL。在微軟裹足不前的同時,雅虎卻大展拳腳,收購了Right Media剩余的80%股權,從而全資擁有Right Media。
當然,微軟在互聯網業務方面行動緩慢有其自己的理由:微軟不想讓互聯網業務危及其“現金牛”業務。谷歌可以積極推出在線電子表格和字處理程序,但微軟卻不能,因為這有可能危及其利潤豐厚的Office軟件業務。其它方面也大抵如此,凡是與微軟賺錢的產品相對應的互聯網產品,都會讓微軟陷入兩難的境地。
這些個兩難境地將使雅虎并入微軟成為一場噩夢,不僅不能夠解決微軟的問題,而且還會讓雅虎也身陷其中。況且雅虎的內部人士對自己新近推出的、旨在提振廣告營收的Panama程序信心十足,這個時候也不大可能放棄。
微軟有更好的選擇
就算微軟收購雅虎無疾而終,微軟也仍有其它的選擇。Aquantive、24/7 Real Media、ValueClick都是互聯網廣告領域里不錯的公司,收購這些公司都會迅速提升微軟互聯網業務的營收和信心,而且收購這些公司要比收購雅虎容易得多。
但更大的問題是如何網羅和留住人才。很多互聯網能人通過發展自己的企業然后將其出售給谷歌、微軟或其它大企業而一夜暴富,收購公司并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奈爾·肯尼迪(Niall Kennedy)、羅伯特·斯科布爾(Robert Scoble)和布萊恩·瓦倫蒂尼(Brian Valentine)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那么微軟究竟該怎么辦?當下看來,分拆出一家獨立的互聯網公司,并持有該公司大量股權或許是最佳的選擇。在條件成熟后,可將這部分互聯網資產并入雅虎,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雅虎內部的反對聲音。
當然,眼下議論紛紛的大事件不止這一件。比爾·蓋茨(Bill Gates)有意淡出微軟的日常運營、泰瑞·塞梅爾(Terry Semel)重出江湖的呼聲日甚,這些都是圍繞微軟、雅虎的重要事件。塞梅爾將于下周三出席微軟舉辦的一個會議,并將對微軟的廣告客戶發表演講,可以想象,在這之前,他和比爾·蓋茨將有很多想法可以交流。(劉繼中)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ySpace中國在獨立性和核心業務上都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他們遇到的難題似乎更多 曾被業界一致唱衰的MySpace中國正在慢慢走出早期的陰影,步入正常軌道。即便如此,其發展前景依然并不明朗。按互聯網老兵謝文的話說,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福布斯:微軟收購雅虎絕非上策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