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議程
3月17日凌晨,王利芬的優米網上線了。這一回,她終于有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來專注這一場“真正的創業”。
王利芬的辦公室由原來《贏在中國》劇組租用在SOHO現代城的9層搬到19層,這一個2000平米左右的復式辦公室中,有一個小型的演播室,近20席左右的觀眾區。逢周一至周五,網絡報名的觀眾來到現場參與一檔《在路上》的節目錄制,聽嘉賓聊著關于職場、創業、人生、婚姻等的話題。
這看似和王利芬以前作為知名制片人節目制作的流程差不多,但實際上大有不同,因為傳播平臺改變了。和現場觀眾同時參與的還有網絡直播之外的優米網網友,也有通過m sn、Skype連線到現場的場外觀眾。
CEO議題
面對創業平臺的屬性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帶給王利芬最重要的體會就是,與電視相對單一的傳播方式相比,“來到網絡空間更大,手段也多一些。”
當然,一開始的優米網還不是現在這個模式,那電視人做網絡視頻,選擇什么商業模式?
在一個沒有《在路上》直播的周末,王利芬和南方都市報記者聊起了由制片人轉身C EO之后,面對的三大議題。
將C2C調整為B2C
去年11月中旬,剛從央視離職的王利芬為“優米網”搭建的卻是這樣的框架:曾有一個廣播學院的學生特別想跟她聊半個小時,愿意付費50元錢,因此,王利芬開始構思搭建一個c2c的交流平臺,擺在優米網上拍賣的則是像創新工場C E O李開復、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鄧鋒、易凱資本CEO王冉、敦煌網總裁王樹彤、當當網聯合總裁李國慶、思科中國副董事長林正剛等人的交流時間。
不久,這個沒有經過市場調研的創意沒有實現她最初的設想:習慣了互聯網免費資源的用戶,付費的意愿并不高。
雖然c2c的商業模式面臨調整,但有一項用戶需求卻是不變的:“用戶需要有經驗的,有知名度的人,來講一些東西。”王利芬告訴記者。
所以,王利芬將優米網模式調整為b2c的視頻網站,重操電視制作的舊業,除了名人拍賣這一欄目保留外,優米網其他內容調整為《在路上》《創新》等定期播出的欄目。
這一調整開始讓優米網有了起色。既往的電視制片人經驗讓王利芬在欄目制作上如魚得水,加上一直以來積累的商界資源也為她的欄目提供源源不斷的嘉賓,有如一顆顆重磅炸彈吸引用戶的眼球。調整之后的優米網上線當天,PV值60多萬一舉沖到全世界排名600多位,記者采訪王利芬當天,這一排名已提升到460多位。
怎么適應互聯網的節奏?
從表面理解,王利芬看似自立門戶做了另一個獨立的“內容提供商”,只是播出渠道轉到互聯網視頻領域。但這一轉變對她來說,卻不止是播出格式轉變那么簡單。
“互聯網要求我們有更快的應變能力,節奏變得更快了!”王利芬介紹說,每一期欄目播完了“事情比做電視的時候更多了”,“要做嘉賓語錄,還有用戶分析,看哪個節目的點擊率更多,看清楚用戶在關注什么問題……”
與用戶高度的互動以及更快了解受眾的需求偏好的特性,王利芬將之前電視制作方法做了一些調整:“我們將議題前置,讓用戶自己去投票選擇,哪個話題投票高我們就做哪個。”
此外,對互聯網視頻無限次重復的特性也讓王利芬需要對節目后期的挖掘下功夫:“比如說直播播完了,還有多種的形式來呈現,根據實際需要,一個半小時的直播包裝成嘉賓語錄等短視頻;而不能看視頻的用戶,也可以看文字版的;一周之后,節目被切成若干個主題的短視頻,經過歸納整理,用戶可以隨時根據
推薦閱讀
支付寶雅虎糾紛,讓馬云以一句遵守國家規定的“協議控制”條款而簡單解釋。然而,此言一出,人們關于支付寶的牌照問題不但沒有釋然,它反而引發了整個互聯網行業對“協議控制”的大討論。 就像一部希區柯克的懸疑電影>>>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