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的風流似乎刻在骨子里,而且總是理直氣壯——55歲的法國總統薩科奇去年剛把未婚生女的美女司法部長達蒂趕下臺,今年就和另一位下屬傳出桃色緋聞——而他前年剛剛娶進愛麗榭宮的第三任妻子布魯尼,同時也被網媒爆出腳踏兩只船。
明星政客有花邊新聞不稀奇,難得的是緋聞主角本人還很高調。據《泰晤士報》報道,早在達蒂下臺之前,薩科奇就曾將這位私交甚厚的搭檔昵稱為“我的阿拉伯小女孩”,后來他又大膽稱呼現任生態部副部長茹阿諾為“我的空手道小羔羊”,難怪我的法國同學聳聳肩說——這位先生被傳緋聞可一點都不冤!
其實不光法國政壇花邊不斷,中國本土同樣盛產“緋聞官員”。前不久曝光網絡的“局長日記”引發網民熱議,更不乏有心人做出統計,稱當事人在日記記錄的一年五個月零十天內,出席會議12次,會議討論40次,處理公文64次,喝酒185次,K歌42次,偷情25次,陪家人休閑 112次,受賄7次。我們姑且不論日記可信度如何,但當事人確因此停職接受調查,可見網絡傳播個人隱私的殺傷力。難怪有人感嘆,在這個人肉搜索流行的時代,可憐我們的官員們都被嚇得不敢記日記抒情了。
相比之下,法國民眾對政治人物的私生活相對比較包容,頂多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只要緋聞主角的政績表現能讓他們滿意,又沒有小偷小貪的壞毛病,他們是不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而我們的民眾對花邊新聞的熱情向來非常之高,一個地方小官員的不良私生活就能引發長達一月的熱議,頗有“理不辨不明,人不肉不行”的輿論監督風范。新媒體的力量如此強大,“做人要低調” 據說已成為官場流行座右銘,因為小到擱在桌面上的一盒名牌香煙,只要被鏡頭無意捕捉,都有可能結束他們的政治生命。
和官場緋聞相比,平凡職場的緋聞逸事似乎少了些新鮮感,無非就是辦公室戀情的成功率統計,以及小三轉正史和失敗史的交織上演。不過,即使是了無新意的話題,也會因為緋聞主角的身份地位引發不同的社會反響。比如最近走俏網絡的“瑞信原配通痛斥渣打小三”事件,當事人均為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白領職員,三方交戰郵件全部用英文書寫,并抄送中外同事、友人閱存,頗有“舍得一身剮,要把小三拉下國際馬”的風范。
從往來郵件中,我們不僅可以學習“瑞信原配”流利的英文寫作水平(包括排比、反問和比喻等句式的靈活應用),更能窺到外企高級白領的生活方式(去美國過圣誕,去曼谷購物,去普吉島度假兼偷情),客觀上也許還能刺激還在苦苦打拼的職場人加倍努力,以早日實現財務自由和與悠長假期的愿望——這樣有特色、高水平的職場緋聞事件平時并不多見,因此足以吸引眼球和口水。
對當事人而言,不正當的職場戀情雖不至于讓他們身敗名裂,多少會影響公司上級和同事對他們的正面看法,引發潛意識里的排斥或反感,這對職場事業發展是很不利的。畢竟我們并非生活在法國那么開放的國度,個人的言行舉止還是要符合大眾默認的道德準則,否則花邊新聞就不只是網友的飯后談資,更有可能成為埋葬事業發展的陷阱了。
話說回來,人在職場不可能單打獨斗,有個把談得來的異性同事甚至紅/藍顏知己也很正常。只要你身正不怕影子斜,對公司八婆的玩笑扯淡大可一笑而過,完全沒必要指天發誓斷指明志自己沒濕鞋。但如果你辦公室戀情真的玩上癮,那就提前做好收到群發郵件和網絡爆料的心理準備,隨時踏上被關注、被人肉、被抨擊、被騷擾、甚至被辭職的跌宕旅程吧。
也許正如當下流行的Twitter和微博所揭示的,在這個人人有機會表態、誰都可以粉絲化的時代,“被關注”有時未必是一件好事兒。花邊新聞的力量是摧枯拉朽的,網絡傳播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如果你只想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又保不齊自個兒不犯道德錯誤,最好還是控制一下自己旺盛的表達欲,以免不知某日被橫飛的口水淹死,就像一句俗語說得好——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一臺被指有問題的電視機,長途“跋涉”9000公里,先后被賣入樂山和哈爾濱。若非兩個買家機靈一點,新蛋就成功地賣了出去。 一臺被指有問題的電視機,長途跋涉9000公里,先后被賣入樂山和哈爾濱。若非兩個買家機靈一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傳播隱私的殺傷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