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凌晨消息,新浪(NASDAQ:SINA)在2009年第四季度出現了七年以來的首次運營虧損,對新浪財報進行分析后發現,虧損最主要的原因是新浪MBO造成的1020萬美元損失,其次包括期權費用750萬美元、放棄老UC平臺帶來的無形資產攤銷240萬美元以及與三季度相比,因樂居分拆上市,房地產廣告業務未計入財報。
總結來看,新浪運營虧損主要是四季度計提運營費用較多及房地產廣告業務沒有計入財報,新浪的兩大主營業務——網絡廣告和移動增值業務運營情況正常。
新浪昨日發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財報,凈利潤達到3.73億美元,凈利潤暴增的原因是因分拆房地產頻道新浪樂居上市獲得了巨額的一次性賬面利潤,扣除了這部分利潤后,新浪該季度的凈利潤為1910萬美元,但其運營利潤七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額為342萬美元。
對于毛利率55.8%的新浪而言,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運營虧損?分析財報后發現,主要是以下四個原因——
最主要的是新浪11月27日完成的MBO造成的1020萬美元的損失。
新浪在2009年9月28日宣布,向CEO曹國偉等管理層控制的“新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New-Wave Inves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發行約560萬股新股,融資1.8億美元,價格為每股32.14美元,這比前一個交易日折價8.8%。
兩個月后的11月27日,新浪宣布完成交易,在MBO消息、業績回暖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新浪在11月27日當天的股價已經達到了44.78美元,但交易的股票價格仍然是按照之前約定的32.14美元,從賬面上看,管理層控制的公司每股已賺了12.64美元,相當于新浪公司把每股44.78美元的股票,以32.14美元的價格“賤賣”(賬面上看)給了管理層控制的公司,新浪公司有損失,因此需要計提一筆股票補償費用,列支在運營費用中。
按照美國復雜的會計準則,在第四季度共計提了1020萬美元的股票補償,每股接近2美元,而非每股12.64美元的賬面損益。
對于沒有按照賬面損益計提的原因,一位分析師向網易科技分析說,這其中涉及比較復雜的核算模型,考慮的因素包括44.78美元的股價其中包括MBO利好消息的刺激(即沒有MBO消息刺激股價不會這么高),管理層控制的公司的股票有6個月的限售期,套現時股價有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比如新浪前天(北京時間3月3日)的收盤價就已滑落至35.85美元。
第二個原因是,新浪在第四季度支付的750萬美元的股票期權費用。
新浪在第三季度財報中預測,如果不發新期權,新浪第四季度的股票費用為300萬美元,第四季度比預測多出的450萬美元即為管理層及員工發放的新的期權。網易科技獲悉,去年第四季度——新浪完成MBO、管理層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的這一季度,間隔數年之后,新浪向員工派發了一批期權,一些高級編輯已經拿到。新浪財報披露,這批新發行的期權價值450萬美元。
第三個原因是,放棄老的UC平臺帶來的240萬美元的無形資產攤銷。新浪在2004年7月以36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UC,現在放棄老的UC平臺帶來了240萬美元的無形資產攤銷。新浪將啟用全新研發的新的UC平臺。
第四個原因是,與上季度相比,新浪樂居因分拆上市,其收入及費用未計入本季度財報。
新浪房地產頻道新浪樂居在去年10月被分拆上市,新浪持股33%,不再合并報表,只是作為投資收益計入財報。
房地產廣告在門戶網站的廣告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去年房地產市場非常火爆,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新浪樂居份額最高,因為沒有被計入四季度財報,所以與之前的季度相比,這也是新浪運營虧損的一個原因。
由于新浪樂居的盈利情況今后將以投資收益的形式體現在財報中,所以它今后的業績好壞,對新浪的運營利潤也不會產生影響,但會影響凈利潤。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三網融合”在被提及多年之后,2010年再度成為業界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接受賽迪網采訪時表示,三網融合提出多年而沒有實現,主要是由于廣電的“特殊”。 3月4日消息,三網融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浪運營虧損原因解密:MBO損失是主因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