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世界》報周二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百度與Google(不是谷歌,而是Google全球)之間還存在近乎10年的差距。其實,百度的創新能力并不遜色于Google,雙方的差距更大程度上在于市場。這個“10年”的差距,是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完全消失、甚至反過來的。
先來說說對創新的理解。所謂的創新,絕對不是簡單的不斷扔出一些新的產品或者理念,而是要看這些產品是不是真的符合市場需求、是不是真能夠被用戶認可和喜愛。
在中國的搜索市場上,成立僅僅十年的百度,推出過不少挺好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其中不乏貼吧,知道等頗受用戶喜愛的明星級產品。而Google背靠美國互聯網這棵“大樹”,雖然擁有遠比百度雄厚的資金及研發實力,但在中國市場上卻表現平平,甚至經常有放下身段效仿百度之舉——例如“問答”、“音樂”等產品的推出,市場份額更是遠遠落在百度后面。
而就整個全球Google而言,雖然到是經常推出各種新產品,但大多數都是實驗室 “出品”,看起來炫酷,聽起來新奇,但很多缺乏實用價值,能讓網民真正從中受益的可謂少之又少,更像是一成不變的主菜旁邊中看不中吃的點綴和圍邊。反倒是百度,各項創新卻都是基于網民真正的需求而來,實打實地,一道是一道。我想,這樣的創新,應該是更受用戶歡迎些的吧。在《計算機世界》的文章里,作者用營收轉化率作為標準,來判斷谷歌和百度誰更懂創新的方法。然而,所謂的營收轉化率,意味著企業的贏利能力,也就是會不會賺錢,那么,難道說企業能多賺錢,就意味著該企業擅于創新?
谷歌在中國搜索市場上的營收轉化率高而市場份額低,恰恰證明其在中國市場上的中心放在了收益和賺錢能力的投入和提升上,忽略了對網民的服務和產品的創新——對于號稱創新見長的Google而言,這更是一種悲哀和諷刺,沒什么好驕傲的。
最近,Google正忙著考慮退出中國,而百度CEO李彥宏卻早在一年前宣布“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機會在農村”,開始帶著百度進入農村市場,幫助更多廣大的農民學習使用互聯網信息及營銷服務來改變命運和生活。
我想,一個有耐心花力氣去培育市場的企業,一個能夠將自己使命和國家未來發展緊密結合的企業,才稱得上真正有創新意識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才值得叫好。而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在全球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百度超過Google,所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從有關渠道獲悉,淘寶網把2010年作為消費者年,從2月2日起啟動網絡糾紛首問責任制,承諾只要在淘寶網出現交易糾紛,買賣雙方未達成有效協商的,淘寶網一律先行墊賠給消費者。 從有關渠道獲悉,淘寶網把2010年作為消費>>>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