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和中國政府間你來我往的不斷表態,谷歌退出中國事件已經從單一企業的市場行為轉變成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博弈,進而演變為谷歌扯著美國政府的大旗要求中國政府更改互聯網審查制度的政治舉動。
有分析認為,谷歌用的是歐美企業的慣用招數,通過制造國際輿論向有關部門施壓,迫使中國修改現有法律制度。谷歌稱“將會與中國政府就一些事宜進行商討”,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更不斷抨擊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他們都在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
還是老生常談,還是拿“自由”說事兒,這已成為美國指責別國的標準口徑。其實連美國人自己都知道,任何自由都是有前提的,谷歌標榜的“不作惡”便是前提之一,而違反這個前提的所謂自由,必將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盡管長期涉黃,但對中國互聯網管理部門多次提出的整改意見,谷歌都置若罔聞,這樣的自由觸犯公眾利益,不受到審查才怪。
而把自由具體到市場行為,它還要受到“公平”的制約。公平是市場規范的基礎,這在中美兩國都是普適的價值標準。且不說互聯網審查制度早已存在,谷歌是認可該制度后才進入中國市場的;也不說中國互聯網制度對所有企業的要求都是公平的,對誰都沒有偏袒或打壓;更不說谷歌作為外資企業在華享有的種種優待政策;光是中國相關部門在屢次處理谷歌涉黃事件時表現出的超乎尋常的耐心,就說明谷歌的自由在中國受到了充分尊重和公平對待。然而,谷歌卻得寸進尺,要求一個主權國家更改其法律制度,這是對中國市場的藐視,是對公平原則的漠視,更是對自由的公然踐踏。
中國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法律制度,中國人也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和認知方式,外企只有尊重并據此調整好其市場戰略和行為才可能取得成功,即本土化。在中國,本土化成功的外企數不勝數,失敗者也屢見不鮮,在互聯網領域:在全球攻城略地的谷歌在中國被百度所阻擊,同樣以搜索見長的雅虎中國因水土不服而被中國企業收購,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eBay被淘寶網擊敗,風頭正勁的社區網站Facebook在中國也將被開心網等所取代,除了谷歌,誰都沒將失敗責任歸咎于中國的法律制度,更沒有跑到美國的國務院和國會喊冤?赡芟乱徊剑雀杩赡苓會要求全世界都說英語,因為它畢竟是英語搜索中的老大。
盡管微軟首席執行官鮑爾默“不認為這種做法能起到什么作用”,比爾·蓋茨也告誡谷歌“如果跨國公司想在某一個國家做生意,就必須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然而,單從一個商業公司,敢于挑戰一個國家的政府權威,敢于要挾一個主權國家更改法律制度,不能不讓人反思。
將歷史翻到1840年,苦于無法打開中國市場的東印度公司,就以通商“自由”的名義,伙同英國政府,用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以此為范本,一擁而入的列強同樣以“自由”為借口,在各地劃租界自治,逼迫中國修改法律,簽訂不平等條約,由此寫就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谷歌在此次事件中使用的手法,與170年前的東印度公司并無二致。
警鐘在互聯網領域因谷歌事件再次敲響,中國正在制定互聯網版權等相關法律政策,切不可再對外資企業像制定內外有別的稅收制度那樣了,不然長此以往,把洋大人給慣壞了是小,代表國家主權的法律再次被外國藐視和踐踏就不僅僅是關乎面子的問題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去年12月9日,邵曉峰以“裸奔”的形式慶祝支付寶日交易量突破12億元人民幣。曾任刑警的邵曉峰以黑禮帽、黑墨鏡、紅短褲的“佐羅”造型現身兌現了之前的承諾。然而,這位充滿激情的支付寶總裁居然又上演了當眾痛哭的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谷歌 別老拿“自由”說事兒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