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高調發表“互聯網自由”演講,明里暗里指責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當然,她也忘不了拉在中國處境不妙的谷歌公司一把,希望中國對谷歌及其他美國公司受到的網絡攻擊展開徹底調查。
然而,這個演講似乎并未能“登高一呼,應者云集”。國際上,美國的盟友們沒有跟著忽悠“網絡自由”,也沒有哪個國家如希拉里所言把“網絡自由”作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再看中國,對此番“高論”,中國政府堅決反對,普通中國百姓也不認可,媒體則一片質疑和批評。而在一個網站的調查中,81%的民眾投票反對谷歌提出的停止網絡監管的條件。
中國有句古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少數政客搞出的“網絡自由”論,之所以沒有多少市場和掌聲,原因在于,這是一種違背世界的、中國的、美國自身事實的謬論。
希拉里宣稱的“網絡自由”,首先違背的是世界的事實和共識。對互聯網實施必要管理,引導其在依法有序的邊界內自由發展,為網民提供合法、安全、健康的信息資源,這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和通行做法。據《紐約時報》報道,在韓國、意大利、法國等國,谷歌都因違反規定而引發爭議。在意大利,四名谷歌高管因侵犯他人隱私而受到指控。而在中國,谷歌因接連出現“色情門”等問題受到處罰。谷歌的全球“碰壁”反過來說明,網絡上的非法行為、有害信息,在這個星球的任何一個文明法治國家都是沒有自由空間的。
而借“網絡自由”對中國無端指責,既無視短短15年中國就涌現出世界最大規模的3.84億網民、368萬個網站、1.8億博客的基本事實;也無視網絡在中國一系列社會事件中的積極作用,網絡民意的熱情表達促成了“網絡監督年”的出現;既無視微軟、雅虎、思科等境外互聯網公司受益于中國開放的互聯網環境而不斷獲取巨額利潤,也無視中國是最大的網絡攻擊受害國,被植入僵尸程序的計算機數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量的13%。
自以為站在道義制高點的美國政客,還無視美國自身限制“網絡自由”的事實。據美國愛國者法案,為了反恐需要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在2002-2006年間,通過電子郵件、便條和打電話等方式,竊取數千份美國民眾的通話記錄。據2007年度美國《信息自由法》解密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創建有“數字信息收集系統網絡”,用于秘密竊聽和監控郵件。美國不僅限制其國民的網絡自由,還一直利用其核心技術優勢,控制著全球互聯網的命門——根服務器,給世界的互聯網自由套上了隱形繩索。
違背也好,無視也罷,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網絡自由問題到底如何,在美國少數政客那里是不重要的,關鍵是能借著這個名頭掌握話語權,對別國內政事務橫加干涉,為美國價值觀擺出新的叫賣攤點,也為美國日益衰落的霸權尋找新的支點。不過這種說法理不直,氣不壯,終會被刪除,難免在歷史的“回收站”里被徹底清空。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我想李瑜本身在盛大的發展歷程也可以說明盛大制度的成熟,她2004年加盟盛大,歷經多個職位,先是將微軟、expedia等世界級大公司的項目管理經驗引入盛大,而她本人也在盛大得到了發展和歷練,不僅出任盛大游戲的CEO,>>>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自由論醉翁之意還是霸權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