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以免費使用換取廣告受眾的模式爆發點仍未到來,對于宣揚“軟件搭載廣告是在挑戰用戶承受底線”的周鴻祎,和仍想專注做音樂領域的謝振宇來說,他們顯然需要做多嘗試和探索。
周鴻祎在記者面前逐個點評他所投項目的C E O時,酷狗音樂的謝振宇是脾氣最倔的那一個。
聽說,最近周鴻祎給到酷狗的建議是,像ipod那樣做一個“酷狗牌”的終端硬件產品出來。不過謝振宇又一次覺得這個想法“不太靠譜”。一來成本太高,二來電腦已經算是“超級硬件”了為何還要整個硬件設備出來?
事實上,周和謝關于觸角延伸的討論背景在于,自謝振宇涉足互聯網音樂領域以來,便面臨百度、騰訊等對手的競爭。
酷狗音樂之前,謝振宇做過一個搜刮音樂網,當時周鴻祎還在雅虎發展一搜的業務,主打的也是音樂搜索。于是雙方有了整整一個下午的面談,一搜想與搜刮實現鏈接共享,一起做大。但謝振宇考慮的是,一搜與音樂站長合作鏈接共享沒有問題,可搜刮本質上做得也是音樂搜索,為何要為一搜做嫁衣裳呢?面談的結果也可想而知,沒有達成合作的意向。
“老周說我固執應該是那時候就有的感覺吧。”謝振宇回想道,當時周鴻祎與他的助手來到這個只有3個人的公司里,談到最后周鴻祎“怒了”:“怎么老是說服不了你呢?!”
據謝振宇回憶,百度曾想買下搜刮,但謝振宇還是固執地認為出價太低,拒了。后來,一搜沒有做起來,搜刮也遭遇百度強勁的競爭壓力。謝振宇開始向下載和用戶端的下游去挖掘音樂領域的機會,搜刮轉型做了酷狗。當酷狗已經積累幾萬用戶的時候,周鴻祎成了酷狗的天使。那是周鴻祎離開雅虎之后的2005年。
酷狗新產品的上線,讓千千靜聽加緊改版,增加了網絡音樂方面的功能,而Q Q音樂則步步緊跟,無論是界面還是功能都與酷狗非常相似,能被騰訊、百度及時跟進,足以說明酷狗產品的優秀,但也意味競爭的慘烈。百度為了加強在客戶端的影響,收購了千千靜聽,而騰訊也把Q Q音樂綁在了即時通訊客戶端上。
雖然酷狗宣稱自上線的2005年始便實現盈利,到目前也能“基本持平”,但收入來源卻與音樂本身無關,而是來自酷狗的軟件終端上搭載了廣告和游戲,“酷狗還是以音樂為核心的平臺,但因為免費策略暫時需要游戲和廣告來維持運轉。”謝振宇向記者解釋說。
這種以免費使用軟件換取廣告受眾的生存模式在堅持了近5年時間后爆發點仍未到來,對于宣揚“軟件搭載廣告是在挑戰用戶承受底線”的周鴻祎,和仍想專注做音樂領域的謝振宇來說,顯然需要做多一些嘗試和探索。
“最終還是在音樂上尋找商業模式,音樂上暫時沒有收費產品,全部是免費。”謝振軒介紹說,可以做的是廣告由硬廣告轉向軟性廣告,比如搭載一些歌迷見面會的內容。
而周鴻祎的建議則是,要酷狗“跳出互聯網”,到手機和其他音樂終端設備上去找機會。這一轉型的策略上,往手機走去算是基本一致,但在音樂終端設備上,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雙方的分歧。謝振軒說,還是要換個形式來做這一塊。
周鴻祎曾說,只要是夠酷夠炫的產品,積累一定用戶之后就能找到其盈利模式。但就酷狗音樂而言,用戶積累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等的正是理想的盈利爆發點。在這段時間里,周鴻祎和謝振宇似乎很有耐心。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謝爾蓋·布林(SergeyBrin)也許永遠不會忘記1979年,那一年他剛好5歲,由于前蘇聯對猶太人實行歧視政策,他們全家移民到美國,在這片大陸上開始了新的生活,那也標志著美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移民潮的終結。 兩個天才的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周鴻祎戲稱酷狗音樂謝振宇是脾氣最倔CEO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