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賀一鳴)IT商業新聞網在22日晚間獲悉,盛大網絡旗下果殼電子CEO郭朝暉下月將離職,接替人選暫未敲定。果殼電子原隸屬盛大創新院,此后實現獨立運作,旗下產品包括Bambook電子書和手機。從去年5月郭加入盛大果殼電子擔任CEO起到他提出辭職,僅僅過了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有傳言稱,郭的離職與旗下產品經營不佳有關。記者試圖與郭朝暉取得聯系,但并未成功。
高管變動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郭朝暉離職這一消息卻并不簡單。其折射出了盛大手機業務的失敗嘗試,以及該公司向移動互聯網轉型中的種種困惑和誤區。此外有人說,互聯網手機的大潮將從明年起逐漸消退。但現在來看,這股大潮已開始出現消退跡象。
郭朝暉離職解讀:盛大缺少核心業務忍轉型期劇痛
盛大的誤區
有媒體曾援引郭朝暉的話說,盛大給了他"大展身手的機會"。為了便于工作,郭甚至還從北京搬家到上海生活。記者也從郭的微博中看到,上月他還在上面對盛大將退出手機項目的傳言進行了辟謠,他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盛大手機的銷量"非常好"。
既然如此,郭的離職就顯得越發蹊蹺。記者在采訪時得到的一些信息,或許可為此事提供注解。
"據我了解,他們(盛大)已經開始后退了……",移動互聯網實驗室主任胡權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盛大自己也發現了(互聯網公司做手機吃力),所以不給果殼資源,那么果殼只能自然放棄"。
胡權說,"現在互聯網公司還是沒有想好自己的商業模式,雅虎、Facebook等國外的互聯網公司比較明智,沒有盲目想去做終端之類的,但國內的挺喜歡這樣的模式",但涉足終端并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強項,"內置軟件還行,要做手機,需要的資源和機遇太多了"。
對于盛大手機的銷售情況,記者從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處得知,情況與郭朝暉此前講的相距甚遠。"業內都不好意思說銷量","從6月推出到現在,僅賣出了幾千臺","大部分都是壓貨到倉庫或渠道,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該人士表示,互聯網公司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用戶會因為內容或者某些應用而用某個手機,這是很錯誤的想法。"即便是iPhone,也不太可能因為iPhone上面有某個應用,而導致大家去用這個手機吧?"互聯網公司自己在其中,往往把自己的應用或者內容想得太好了,認為自己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這樣的內容,因此可以"挾持"用戶使用自己的手機,這談何容易?"連Kindle都很難做到,一個盛大更做不到了"。
艾媒咨詢分析師也表示,盛大布局移動互聯網戰略缺乏一個明確、清晰的方向,感覺比較分散。"創新院雖然研發了Bambook、盛大手機以及眾多移動互聯網應用,但始終沒有一款產品能脫穎而出,大多默默無聞,給人一種關起門來做事的感覺"。
盛大內部員工在與記者連線時,以"不清楚"為由拒絕對手機業務置評。
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看來,盛大放棄手機業務是早晚的事。他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表示,做手機與做互聯網迥然不同,這需要企業更大的容忍度,但對于盛大這樣的企業來說很難做到這點。盛大一直都有硬件情結,想模仿亞馬遜向移動互聯網成功轉型,并且希望花費的時間越少越好。郭朝暉更適合做互聯網,而不適合做這些終端產品,因此他擔任盛大果殼CEO時所承受的監督考核的壓力可想而知。即使郭不辭職,盛大的手機產品在這樣的思路下也很難有所突破。
陳天橋對硬件的覬覦由來已久。早在2004年,盛大先后推出了盛大易寶、盛大盒子等產品,計劃將普通電腦平臺升級為互動娛樂平臺,但并未取得成功,業內傳言陳天橋為此交了兩億美元的學費。2010年,盛大又推出了名為Bambook的電子書閱讀器,但同樣成績平平。
從這個角度上說,手機對于盛大來說,更是一種嘗試。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盛大選擇做手機更像是無奈的選擇。他曾透露,郭朝暉之前也曾對進軍智能手機有過擔憂。在今年3月底的一次餐敘會上,李易曾反問郭朝暉,和小米相比,盛大能提供更好的資源配置嗎?郭朝暉當時也坦承,從整體資源配置來看,盛大很難比得過小米。
在記者采訪中,胡權并認為,互聯網做手機的這股大潮目前也在逐漸消退,最終會回到類似于騰訊的做法(自身不做手機,與手機廠商合作,在他們的產品中內置應用)上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興前員工看來,中興窘境的出現是必然的。中興的解釋雖然也是原因,但這些因素都是表象。造成虧損的根本原因還是來自公司管理,特別是戰略管理。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管維)據《理財周報》報>>>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