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間消息,針對美國國會發難華為和中興通訊,多位專家今天下午在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上展開了專題研討。與會專家認為,外國企業采用非市場手段阻擊國內企業的舉動表明,中國企業正在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報告,稱華為和中興通訊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該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警告和中國華為、中興合作的美國企業重新找供應商,因這兩個企業的經營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應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美國市場的電信設備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美國在為本土通信設備企業提供貿易保護,以阻止華為、中興獲取更大市場份額,無疑華為和中興的老對手思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倪光南、互聯網絡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北京啟明星晨首席戰略官潘柱廷從不同角度對此事件進行了解讀。
方興東:思科與華為專利官司的延續
2003年,思科對華為提出起訴,稱華為竊取了思科的代碼。當時華為規模還小,很難與思科想提并論,但這場官司最后終以雙方握手言和告終。
方興東今天下午表示,“今天這個事件是10年前思科起訴華為的一個延續,核心還是利益之爭。這并不是單獨的事情,是思科10年多來系統游說和運作的必然結果。”
他指出,“十年前思科以知識產權之名發動了針對華為的戰爭,但沒有成功。今天思科也沒有以技術和產品創新進行公平競爭,而是借助這個手段來完成它的目的。美國企業需要利用政治,政客也需要利用企業,這是這個事件的真實寫照。”
方興東介紹,華為經過10多年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廠商,專利也已經壓倒性地超過了思科。如果未來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將會對思科的利潤率產業重要影響。
“我覺得未來3-5年將是華為與思科爭搶全球通信領域王者的歷史轉折點,這個事情發生在轉折點上很正常。如果放在未來10年來看,這個事件很可能是代表美國衰落的標志性事件。”方興東表示。
倪光南:我們必須注意信息主權
針對美國國會發難華為和中興,中科院院士倪光南也發表了看法。他說,這個事件提醒我們要有信息主權的概念。
倪光南表示,“過去我們說領土主權,但如果信息被人家掌握,就沒有主權和安全,這是一個制高點。美國很清楚,網絡基礎設備關系到千家萬戶,就是要自己做。華為再便宜、再好也不用。這實際上給我們上了一課,因為我們還從來沒有把信息安全提到過高的位置上。”
倪光南說,國內信息安全主管部門只是工信部下屬的一個司,但美國是總統,雙發差距太大了。“搞方案安全、食品安全,核心就是信息安全,所以信息安全是主權。”他建議,政府部門在進行采購招標時不要給予外國企業超國民待遇,應該更多的扶持本土企業。
潘柱廷:兩個生態體系的對抗
北京啟明星晨首席戰略官潘柱廷在會上表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的這份報告有自身的邏輯,它實際上是在用美國的體系去指責華為和中興,并且還可以得到盟友的認可。
潘柱廷表示,“以前是美國全球化別人,現在美國已經習慣于某些領域被全球化。豐田汽車曾經沖擊過美國,美國曾經通過一些辦法展開對抗。現在輪到華為、中興去沖擊美國的網絡基礎設施。”
潘柱廷說,從整個生態體系來說,現在不僅僅是公司之間的對抗,實際是兩個生態體系之間的對抗。“如果要做兩個生態體系的對抗,自身的生態環境很重要。為什么我們沒有寫出這樣的報告,美國能寫出來,而且寫的這么漂亮,這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
“華為、中興強大到足以威脅美國的產業基礎,這是好事情。” 潘柱廷說,“我們不一定非把別人打的怎么樣,但我們需要能夠分享整個全球財富的機會。”
推薦閱讀
有手機廠商說,高通的門檻太高。相比之下,聯發科的芯片效能、價格和服務資源,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仍具有一定優勢,加上長期與OEM客戶的合作默契,并能符合中國大陸手機市場對雙卡雙待、分時長程演進計劃(TD-LTE),以>>>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