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云,“秋收冬藏”,秋天本是收獲的季節,可手機市場的老牌廠商們不僅沒有摘得累累碩果,反而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地步,紛紛被迫瘦身減負。繼諾基亞與RIM裁員之后,摩托羅拉、索尼也紛紛跟進。前不久,摩托羅拉移動決定裁員4000人。由此引發的風波尚未平息,索尼又表示將在手機部門裁減千人。
老牌手機廠商裁員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場,背后是整個手機市場日益殘酷的競爭和逐漸逼仄的生存空間。然而,裁員瘦身雖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手段,卻非市場拼殺的根本之道。要想真正立足市場,廠商們還得靠產品來說話。
老牌手機廠商紛紛“精兵簡政”
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黑莓,歷數這些手機廠商,除了索尼是時隔十年后重返江湖外,其他無一不是在手機市場征戰多年的老將。然而,時過境遷,在手機市場激烈的廝殺中,這些老將們紛紛元氣大傷,無奈只能精簡部隊再戰沙場。這個原本應充滿收獲喜悅的季節也因它們的輪番裁員而平添了幾許肅殺之氣。
7月初,諾基亞大刀闊斧精簡人員和部門。7月1日,諾基亞兌現了其在6月份的“承諾”全球萬人裁員計劃,將原來的東南西北四個銷售大區合并為南北兩區,同時關閉了成都和上海兩個區域的銷售部。據悉,這是繼去年4月宣布裁員7000人之后,諾基亞再度大幅裁員。
黑莓緊隨其后。8月13日,黑莓在客服、人力資源、市場部、非企業銷售和全球維修服務部門共計裁員3000人,這是它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宣布實行的第二輪裁員計劃。在洶涌的智能手機大浪面前,這個曾經的商務貴族輸得只剩下過去創下的榮光。
投奔谷歌門下的摩托羅拉也未能幸免于難。近日,谷歌宣布摩托羅拉移動將在全球擬裁員4000人,而中國更是成為了重災區。這場聲勢浩大的裁員風波在各地引起了無數紛爭,業內人士質疑谷歌的做法和文化,摩托羅拉的員工們面對東家的陡然翻臉感到困惑、委屈、甚至憤怒……這似乎是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后做的最大手筆的舉動了,不禁讓人懷疑,豐富的專利資源被吞去后,摩托羅拉對谷歌而言是不是就相當于“飛鳥盡”后的良弓,除了束之高閣,再無他用?
重返手機江湖的索尼也在經受裁員之痛。索尼上周四表示,將在手機部門裁減約15%的職員,以降低成本追趕蘋果和三星電子。據了解此次裁員人數約為1000人,主要裁員地在瑞典。在截至3月的上個財年,總部位于東京的索尼凈虧損達到4570億日元(約合58億美元)。看來,這個時隔十年再戰手機市場的老將,并未能在新的戰場上再展昔日雄風。
智能手機競爭進入淘汰賽階段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話對于手機市場同樣適用,只不過數百年的周期要縮短到十幾年了。智能手機時代,市場大浪淘沙的速度更是不斷加快。不管是你是老牌的霸主,還是曾經的商務領袖,抑或是手機市場的開山元老,競爭面前一律平等,用戶或許會對不少老品牌在今朝的落寞頗為惋惜,可最終決定選擇權的還是產品,而非過往。以諾基亞為代表的老牌手機廠商紛紛裁員,原因基本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自身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細看諾基亞、黑莓、摩托羅拉的沒落史,無一例外。諾基亞曾經統治手機市場長達15年,但當安卓與蘋果興起之后,其依然牢牢握著手中的塞班不放,以至于在市場第一輪競爭中失去了先機。而黑莓更是保守的代表,當市場上各種款式新穎、應用豐富的智能手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之時,黑莓依然牢牢守著過去死板的樣式與少得可憐的應用,直接的后果就是由市場金字塔的頂端跌落塵埃。摩托羅拉的命運同樣相似,曾經頭頂世界第一部手機發明者的榮耀,但在智能手機時代因未推出過硬的產品,再加上經營方面的失誤,如今只能寄人籬下,前途未卜。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蘋果和三星的專利訴訟案上周塵埃落定,最終三星敗訴,被判賠償蘋果10億多美元,且涉及侵權的多款設備有可能被禁售。誰最需要這一結果呢?國外專家分析認為,相比蘋果,微軟可能更高興,這意味著該公司的WindowsPhone>>>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