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個輪回!
最近電信設備制造商的日子不太好過,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全球大部分運營商3G建設基本完成,4G部署還沒有有全面啟動。記得十年前,任正非先生發表《華為的冬天》,也是2G建設已經大體完成,3G建設沒有全面鋪開的時候。所以我們看到設備制造商業績下降,一些手機廠商面臨困難,于是我們又聽到了電信業要摸到天花板的呼聲,又聽到太多電信業面臨危機的說法。
任何一個產業和行業發展,從來就是面臨著危機,要有危機意識,要求變,求發展,這是不需要討論的,不過今天電信業的情況,真是電信業就摸到天花板了,面臨著危機嗎?我以為也不需要太危言聳聽。
翻開電信業發展歷史,主體業務經歷發展走向萎縮并不是沒有發生過。今天我們可以列出多個曾經高速度發展,非常輝煌最后逐漸萎縮,甚至完全退出市場的業務。電報、尋呼業務,固定電話也在衰落。但是這些衰落并不是用戶對于通信使用的下降,也不是大家不需要通信業務了,而是有新業務出現,這些新業務能力更強,體驗更好,使用更方便。電報的萎縮是電話的普及,尋呼的消亡是手機短信的力量,固定電信失去發展動力也是移動電話的高速度發展。而技術、業務與產品出現,創造的市場卻是更大,電信業不是舊的業務萎縮中失去機會,而是在舊業務萎縮中,找到更大的發展機會。
今天電信業確實面臨著一場新的沖擊,就是傳統的語音業務正面對移動寬帶業務的沖擊。那么移動寬帶是對電信業的終結,還是電信業的另一次機會呢?我認為這是電信業的另一次機會。
1.傳統的語音業務遠不到說消亡的時候。語音是動物進行交流的基本工具,語言是猿進化為人的一個重要標志。電話打破了語音的地域限制,把聲音延伸到幾千公里之外,這樣一個人類的基本交流方式會不會在發展中湮沒?這是絕不會的。語音不會被湮沒,那么其它的平臺會不會提供語音,讓電信運營商的語音失去市場呢?在短時間內,我相信還是很難做到,今天電信運營商的語音一些自身的特點,還是任何其它業務都難以比擬。
A.極度的方便。電信的語音業務,不需要安裝任何軟件和客戶端,甚至不需要任何學習,即可以使用。這對于大用戶群的普通用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B.碼號資源的價值。已經建立起的號碼體系,通過碼號形成的社會關系,知道號碼就可以不經相互同意和確認就可以進行交流和通話。目前只有電話可以做到。
C.永遠在線。今天很少有一種通信工具是永遠在線,隨時可以接通,進行及時交流,只有電話可以做到。
D.使用習慣。經過幾十年用戶已經培養出基本的使用習慣,并不會一朝一夕會改變。
在用戶的費用承擔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心理線的情況下,尋找其它辦法來替代一個非常習慣的業務動力就不夠,當今天全球的語音業務已經降到一個比較便宜的情況下,真正尋求替代傳統電話業務的,除了少數的發燒友和一些特殊交流場景,傳統的語音交流格局不可能動搖。絕大部分鼓吹語音業務要消亡的人,轉身還是用手機在打電話,甚至煲電話粥。
2.移動寬帶的建設與維護依然給電信業提供了巨大機會。在經歷了電話業務的高速度增長,尋呼業務高速度增長,移動電話業務高速度增長,今天寬帶和移動寬帶建設依然是電信業的巨大發展機會。今天全球遠沒有實現寬帶的普及,3G的用戶普及率40%也沒有超過,更多的用戶使用寬帶,使用3G依然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而4G和下一代寬帶網絡建設也是電信業發展的大機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從當下通信市場的競爭態勢來看,如何延長客戶生命周期、提升客戶在網價值比單純地盯著用戶增量更重要。與其將資源集中在短時間內和競爭對手“血拼”,試圖靠“集中轟炸”式的投入來一蹴而就或是“放衛星”式地做業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項立剛:電信業真的摸到天花板了嗎?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