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天的一切,像電影畫面一樣,在分眾(Nasdaq:FMCN)副總裁嵇海榮的腦海里,如剛剛發生。
11月22日,嵇海榮接到分眾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的電話,要求制定針對渾水的反擊方案。分眾股價當日受渾水研究報告影響,大幅下跌近40%。不過。立即開始的一系列應對,包括正面回應、增持股票等,分眾股價第二天重回上漲。
與東南融通等此前被做空,繼而慘遭獵殺的中國概念股不一樣,分眾,以及此前的360公司、展訊等在面對質疑時,選擇了堅決回擊。
“空”襲中概股
嵇海榮說:“空”襲中概股背后,有一個完整的利益鏈。通常的模式是:一些機構或個人與調查機構聯手,在發布做空報告前,從一些機構處借來股票“高價出售”。做空機構發布報告后,目標公司股價下跌,參與機構或個人再“低價收購”股價歸還所借股票,從而賺取中間的價差。
易凱資本王冉說:做空在美國資本市場比較常見。當然,做空也有危險,打獵的也有“被老鷹琢了眼睛”的時候。一位投行人士就透露,曾有一位朋友在美國學習,畢業之后以做空為職業。幾年前其從有關渠道獲悉,中國一家互聯網巨頭可能面對負面信息曝光,于是馬上從機構處借來股票。但出乎其意料的是,預料中的負面信息并未如期而來,該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期間上漲,于是不得不高價購買股票歸還給機構,一借一還之間,損失不小。
對此,嵇海榮說:這是“聽對了消息,卻算錯了時間”的結果。
此輪“空”襲中,做空機構如果算準了時間,應該賺得盆滿缽滿,因為迄今為止被襲擊的中國互聯網概念股,其股價全部下跌,包括分眾、360、展訊。
互聯網評論家方興東認為:“空”襲的獵殺效應如此之大,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像360、分眾傳媒等在美國并無同類商業模式,所以美國投資人難以理解,也就導致渾水的做空報告效應比較大。
方興東認為,“目前做空機構對主流公司的做空報告漏洞百出。”
渾水報告稱,分眾將其擁有的LCD顯示屏高估了約50%。嵇海榮解釋說:分眾的屏包括兩部分,分別為LCD電子顯示屏與樓宇廣告,其中一線城市LCD屏29707塊,樓宇海報16118塊,小計45825塊;二線城市LCD屏56301塊,樓宇海報45979塊,小計102280塊;三四線城市LCD屏30018塊,樓宇海報259塊,小計30277塊,總計178382塊。而渾水機構只統計其LCD屏數目,形成混淆。
360董事長周鴻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此前Citron對360的指責“似是而非”。Citron發布報告稱,奇虎360夸大公司業績,將360目標股價下調至5美元,較當時股價18美元低75%。360的公告稱自己擁有“3億多活躍用戶”、“80%以上的滲透率”、“是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Citron引用谷歌旗下Double click ad planner的數據稱,360只有10%的網民覆蓋率,預測360用戶只有3000萬至4000萬。事實卻是Double click ad planner統計的只是360.cn的流量。方興東認為,做空公司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的惡意攻擊。
“重估”美國股市價值
與曾經受到的禮遇相比,中國互聯網概念股面臨情境可以“慘淡”來概括。分眾被做空、股價下跌當日,中國概念股全線下跌。博信資本安歆認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不少海外上市企業,PE值甚至已經低于凈資產。
一邊是調查機構做空,一邊是資本市場被冷遇,中概股何去何從?王冉認為,選擇有二:一是與美國資本市場說再見,退市私有化,尋找更理想的融資環境;二是調整心態、接受游戲規則。
就在分眾股票被做空之際,盛大網絡宣布了私有化交易協議,陳天橋家族所控制的母公司將以每股41.35美元的價格收購盛大網絡全部剩余股票。
陳天橋對于美國資本市場的不滿早就溢于言表,他認為“華爾街不懂盛大”,他也不想“跟在華爾街身后亦步亦趨”。
有傳言稱盛大網絡將回歸A股。對此,盛大方面不予回應。
對于盛大私有化,易凱資本CEO王冉認為:“無論陳天橋選擇哪條路,都是在為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未來探路。”
與陳天橋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最新一季搜狐財報會上,張朝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華爾街暫時失明”。他略帶情緒地說:“《鹿鼎記》的火爆好像沒看見,搜狐視頻正在逼近領先者(指優酷),搜狗則處于爆發性成長階段,這些好像都沒有給予應有的市值。”
網易CEO丁磊也曾多次表達對華爾街的不滿,“赴美上市則意味著公司要透明化運作,比如網易必須每個季度對外公布自己詳細的財務數據,這樣經常會造成我們比較被動”。丁磊甚至曾在一次財報會質問機構分析師,你們并不懂網易業務,卻“比我老婆問得還多,憑什么”?
百度CFO李昕晢曾呼吁推出國際板相關細則,方便百度回歸A股。
事實上,截至今年10月,僅PE參與的海外上市中國企業私有化的案例就有,在美國上市的康鵬化學、大連傅氏集團、泰富電器、中消安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新達科技等。
安歆認為,尋求私有化退市的海外上市中國企業,有些是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低估值是產生私有化動力的主要原因。
中概股成人禮
做空機構的勝利并不意味著目標公司的失敗。目前被做空機構偷襲的五家公司中,展訊、360、分眾股價在短期下跌后回歸正常。
與此前東南融通、斯凱被做空后的窘境相比,展訊、360、分眾的遭遇卻完全不一樣。王冉認為:原因是這些公司有過硬的業績。
分眾遭遇空襲之前剛剛發布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總凈營收為2.107億美元,同比增長53.3%;凈利潤為622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的4280萬美元增長了45%。
11月23日,復星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美國時間11月22日在公開市場斥資1035萬美元購買60.27萬股分眾美國存托股份(ADS),每股ADS價格約為17美元。此輪增持后,復星國際總共持有2221.56萬股分眾傳媒ADS,相當于分眾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16.42%。
360在遭遇“空”襲兩周后發布業績,其營業收入創新高,達到4749萬美元,同比增長約207%;凈利潤為1090萬美元,同比增長約186%。
在中國概念股集體走低的大背景下,分眾、360遭遇空襲后的表現優于中概股整體表現,并未出現所謂的“雪崩”現象。
面對做空,中概股何以應對?周鴻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既然進入美國資本市場,就得接受游戲規則。嵇海榮也表示:這在美國比較正常,分眾會理性地看這個事情,別人的選擇不會影響分眾。
正望咨詢總裁呂伯望認為,面對做空機構,中概股有兩種選擇,或者回購后私有化回境內上市,或者堅決反擊以業績說話,業績是根本。
呂伯望認為:除了中概股被集體低估、部分公司遭遇空襲之外,新一輪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或延遲或取消,都證明了“美國運營模式、美國風投、快速上市的硅谷模式已經失靈”,中國互聯網要回歸基本面,以業績說服投資者,這就是中概股的“成人禮”。
推薦閱讀
評論:中美跨境審計監管最重要的在于互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概念股成人禮:穿越“空”襲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126/1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