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互聯網又將結束一個充滿理想與頹廢的年頭。無數生與死、樂與愁、紅與黑的故事讓2011依舊可歌可泣。從今天開始,樂購網將用年終特稿的形式重溫2011的性感和哀怨,不管2012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個模樣,中國互聯網的歷史都將在不斷的自我救贖中登上那條開往春天的不沉之船。
(樂購網年終特稿之二)對于中國概念股來說,周二又是一個不眠夜。
12月7日,共有八支股票跌幅超過5%,其中第九城市跌7.52%,掌上靈通跌7.14%,優酷網跌7.10%,新浪跌5.47%。
另外一個有趣的景象是,奇虎360在北京時間昨日晚間反駁Citron的第三次質疑后,股價漲3.35%,盤中最大漲幅超6%。
做空,漲跌,只不過是所有股市游戲中最平凡的一幕。但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2010年共有55家中國公司赴美IPO,其中50家已經破發,2011年以來,赴美IPO的10個中國概念股除了奇虎360外全部破發;自年初至今,累計從美國主板市場退市的中國概念股達到28家。
中國概念股似乎中了魔咒,在美國資本市場頻頻遇冷,這讓很多已經上市或正籌劃上市的公司尷尬連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國概念股當下的局面?中國概念股到底該何去何從?
被遺失的誠信
今年以來,美國的投資者似乎“拋棄”了中國企業,不再對中國概念股一味追捧。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認為,中國概念股正遭遇誠信危機,部分通過借殼上市的中國企業爆出財務丑聞,受到美國監管部門的審查和制裁,從而使得整個中國概念股受到質疑。
“中國概念股股價波動屬于市場波動,但也與自身財務受到質疑,退市企業增多有關”。在i美股分析師胡龍飛看來,中國企業要在上市之前將自己打磨得堅實一點,企業財務過硬便不會有問題。
中科院中美經濟問題專家張國慶向樂購網表示,很多中國企業帶病上市,中國概念股本身就存在問題,這是不能回避的,加之部分中國企業財務造假,引發中概股股價下跌,很多做空機構瞄準中概股,而這也使得企業赴美上市的難度增大。
樂購網專欄作家、知名評論人瞬雨認為,部分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存在財務造假問題,并且在發展過程中顯得急功近利,與此同時部分投行充當了“幫兇”,從而使中國概念股多次成為美國做空機構的“靶子”。
資本遇冷大盤低迷
2011年第二季度開始,因歐債危機、日本地震、中東政治危機等諸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恢復緩慢,并且面臨著二次探底風險,美國資本市場整體表現均不盡如人意,在整體市場遇冷的情況下,中國概念股受到大盤低迷的影響也面臨著不小的沖擊。
胡龍飛表示,大環境的不景氣使中國概念股不斷受挫,而美國市場全民監管、透明度高,中國概念股的一些缺點便會放大,從而影響股價。“經歷了2010年四季度及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概念股上市高峰之后,美國投資者出現了審美疲勞,在此形勢下,中國企業估值下降很正常”,馮坡如是說。
水土不服中概股試水美國市場
除了誠信危機和資本大環境遇冷的影響,中國企業跋山涉水赴美上市也面臨著嚴重的水土不服問題。中國企業不了解美國資本市場的法制和游戲規則,進入美國后,證監會、交易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對沖基金、媒體、個人投資者均緊盯上市企業,在這種情況下,財務造假、不符合監管標準的上市企業便會受到做空機構對其財務數據的質疑。
馮坡表示,中概股的下挫主要原因是國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信心不足,財務造假危機短期內難有有效的化解方式,而‘中國消費’也因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同時,馮坡也指出,支付寶事件牽扯出VIE結構的潛在風險,也加大了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質疑,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大都采取VIE結構,這也成為國外投資者看空中國概念股的一個因素。
“這幾年中國經濟自身也存在問題,中美市場之間分歧增大,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資質參差不齊,難免有水土不服的情況,這也是影響中概股的一個因素。”張國慶認為,這也會導致做空機構的機會增多。
做空無罪與果斷回購
誠信缺失的中國公司多次成為美國做空機構的目標,那其中會不會有投機的做空機構故意為之呢?
眾所周知,做空機構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渾水、香櫞等機構做空中國企業后,進而使得整個市場對中國概念股產生質疑,從而誤導投資者。馮坡指出,近期奇虎360、分眾傳媒被做空,做空機構公布的報告中的理由都比較牽強。而在胡龍飛看來,做空無罪,美國市場總體來說還是良性發展的,只要企業練好內功便有能力應對做空機構的質疑。
“從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被做空可以得到的收獲是:中國證監會應當盡快引入有效的做空機制,使中國股市的機構和股民有動力和空間充分行使做空權利”,瞬雨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完成A股的整頓和清理,為中國概念股刮骨療傷。同時,瞬雨表示,最有效的防止被做空的措施是回購股票、果斷地主動退市。
除此以外,投行也可能成為中國概念股受挫的“幫兇”,在胡龍飛看來,一些中小投行在中國撈資源,鼓勵一些不知名的小企業在美上市,而上市之后便不再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及風險的規避,從而使上市又退市的企業增多。
盡管當下中國概念股的情況并不樂觀,但從長遠來看,中國概念股在美遇冷可以讓中國企業在資本這門課程中學習到更多,但中國概念股要想得到良性發展,必須要肅清自身,摘掉在美國資本市場中不誠信的帽子,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取得更多資本的青睞。(孫杰)
推薦閱讀
P2P貸款企業宜信估值或超5億美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速途年終特稿:中國概念股何去何從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07/1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