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先是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演IPO熱潮,但隨后又遭遇了規模空前的業績造假質疑、誠信危機、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監管憂慮以及部分做空機構的“惡意獵殺”,伴隨其中的還有“開放平臺”大戰。
專家認為,中國互聯網市場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但受當前國內外因素影響,預計短期內互聯網企業赴海外上市仍難出現轉機,2012年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首要任務還是加強“內修”,提升盈利能力。
從密集上市到誠信危機 互聯網業遭遇“過山車”行情
網站排隊上市,行業頻現天價融資,海外資本熱捧“中國故事”,2011年上半年,美國華爾街上演了一場“史上最為密集”的中國互聯網企業IPO熱潮,奇虎360、人人網(微博)、淘米網(微博)等7家互聯網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成功上市,“十三億人口”和“中國概念”給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帶來了無限遐想。
然而,就在大批中國互聯網公司扎堆搶灘美國市場的同時,自三四月份開始,少數中國企業卻因涉嫌業績造假、違規操作被美國監管機構責令退市,從而引發中國概念股遭遇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中國互聯網企業也由此深陷低谷。6月份之后,國內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窗口基本關閉,僅有土豆網(微博)一家實現IPO。
由于前期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財務造假丑聞不斷,不少美國機構投資人對中國概念股心存芥蒂,有些機構投資人甚至表示短期內不考慮買入中國概念股。中國概念股誠信風波引發的這場危機蔓延至今,除了美國市場之外,歐洲等海外市場也逐漸受到波及。
在此期間,以“渾水”、“香榭”等為首的美國研究機構,也趁機對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惡意做空,并從中牟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誠信危機”。
艾瑞咨詢(微博)集團聯合總裁兼CEO阮京文向記者表示,中國互聯網企業近期之所以遭遇“寒冬”,一是由于歐美等經濟危機影響,二是部分上市公司之前對市場上的熱錢過度樂觀,三是國外幾家做空機構“獵殺”中國概念股帶來不利影響。此外,國內許多互聯網企業普遍采用VIE架構,國內監管層對VIE架構態度尚不明朗,這也加劇了海外投資者的擔憂。
隨著海外資本市場的漸趨轉冷,一些原本計劃赴海外上市的國內互聯網企業,只好宣布推遲IPO步伐。截至目前,迅雷(微博)、盛大文學(微博)、拉手網(微博)、凡客等幾家公司,都加入了延遲IPO的行列。
為了給海外投資者更多信心并穩定股價,許多業已上市的互聯網企業開始采取“股票回購”策略。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顯示,2011年至今共有64家中概股先后69次推出股票回購計劃,披露金額總計30.4億美元。
開放平臺漸成趨勢 互聯網生態迎來嬗變
和海外資本市場態度的由熱轉冷相比,2011年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另一重大轉變,即在蘋果的AppStore和Facebook率先通過開放平臺而大獲成功的示范效應下,國內各大互聯網企業開始打響開放平臺之戰,各種開放平臺爭相涌現,2011年因此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開放元年”。
今年5月31日,奇虎360推出360度開放計劃,宣布旗下全線產品向合作伙伴開放;6月15日,騰訊發布開放平臺戰略,將自己幾乎所有的業務線向開放平臺進行切換;9月上旬,百度發布新的百度首頁,推出開放戰略。此外,盛大、阿里巴巴(微博)、新浪等也都推出了各自的開放平臺。
“開放平臺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趨勢,只有開放才能共贏。”360董事長周鴻祎(微博)向記者表示,如果有更多的平臺開放,那么各家之間的良性競爭就會給開發者、行業帶來更多選擇。
在業界看來,開放平臺正在改變網絡商業的基本格局。中國互聯網企業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是開放平臺之戰,競爭模式正轉向大的企業做平臺,大量的第三方開發者通過其平臺給用戶提供更多應用和服務。
“目前中國互聯網產業市場競爭已進階到開放平臺和應用產業鏈塑造。”阮京文表示,現在平臺應用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對各大互聯網企業來說,誰能夠在平臺化進展過程中整合更多資源,誰就能夠在市場當中擁有好的發展基礎。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認為,中國互聯網生態環境的改變對于VC/PE投資者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未來,在這種開放的互聯網業態下,以產品為導向的公司將可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平等的推廣渠道,公平的營銷方式,將使“產品為王”的企業的勝出倍增可能性。
短期仍難出現轉機 企業還需練好內功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日前發布報告認為,在遭遇信任危機以及VIE結構風險隱憂之下,目前境外尤其是美國資本市場上中概股普遍低迷,而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也為中概股回暖帶來更多不利影響。因此,預計互聯網赴美上市近期仍難出現轉機。
“從長遠來看,對中國的一些優秀互聯網企業來說,IPO上市還會是他們發展過程中一個重大目標,不過在當前情形下,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上市步伐可能會有所放緩,而一些創業性企業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并購現象。”阮京文稱。
2011年中國概念股遭遇的誠信危機以及惡意“做空”經歷,也給業界帶來更多警示。特別是在當前受全球經濟環境低迷影響、海外市場前景仍不明朗,以及部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誠信度存在擔憂的形勢下,中國概念股的“寒冬”何時能夠結束暫時還難以判斷,而中國企業首要的還是應加強“內修”以抗御“寒冬”。
“當前讓投資人重拾信心是幫助中國概念股回暖的關鍵所在。”麥楷博平會計事務所執行合伙人助·伯斯汀指出,中國公司應該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結構的規范程度和企業透明度,加強和美國投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同時,中國企業也要承擔起保護投資人利益的責任。
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面臨的市場困境,盛大集團新聞發言人張瑾表示,“時間和實力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未來市場的好轉,海外投資者會逐漸加深對中國公司的真正了解,而經過大浪淘沙,相信最終能‘淘出’好的公司。” 據新華社
推薦閱讀
林夕閣訪談宗寧:暢談互聯網公司投資經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家稱: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短期內難現轉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14/1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