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2個月中,中國空調行業因為受到原材料上漲、自然災害、出口匯兌損失、新能耗標準出臺在即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致使投資者普遍擔心空調企業的業績,但空調龍頭企業格力電器(000651.SZ,下稱“格力”)依然交出了漂亮的半年報,甚至超過了很多分析師的期望。
根據格力中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249.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24.44%,與1996年上市之初比,這個數字增長了約20倍。凈利潤達10.04億元,增長104.67%,幾乎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超越平均增速近5倍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化空調企業,格力自創立以來一直保持著增長勢頭,而今年的業績可能又將是歷史最好水平。
格力報告中提到,2008年上半年受雪災、地震、涼夏等因素影響,空調行業的平均增速僅為5.5%,而格力在內銷和外銷分別實現了30%(超越平均增速近5倍)、13%的增速。
今年一季度,格力主營收入為107.73億元,二季度為141.79億元,同比增幅都在兩位數以上。根據格力市場部唐云的說法,格力在一年中不同季節的銷售已有均衡化的趨勢。從過去兩個年度數據看,格力上、下半年的營業收入比重基本相當,且其淡旺季的銷售比例是10:8,淡季銷量更大。所以,不出意外,今年格力將再次創造歷史最好業績。
而不久前發布的《福布斯》2008年“中國頂尖企業”百強榜,格力電器連續第三年入選該榜,名列第16位,較去年上升了6位。
銀河證券家電分析師朱立軍認為,格力高利潤的一個重要貢獻來源就是其費用的減少,在規模化效應和渠道支持下,在銷售規模增長24.71%情況下,銷售費用率卻比上年同期減少2.25%,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也維持在較低水平。
不過,格力業績高增長的同時,也承受著較大的財務壓力。
中投行業分析師袁浩然也指出,格力財報中預收款項目金額減少,反映了經銷商的資金困難。為經銷商考慮,同時也減少自身資金壓力,格力轉而占用了供應商的一些款項,造成應付賬款的增加。而今年北京發生的格力銷售商卷款事件,也說明了經銷商資金確實緊張。此外,還有觀點認為,格力一直通過對上游和下游的資金占用,來緩解資金狀況。
唐云則對記者表示,今年經銷商確實面臨壓力,但減少預收款只是公司管理層面對市場的策略安排。
格力75.38%的資產負債率也顯得偏高。不過其中大部分是無息負債,且縱觀10年來格力負債率狀況,該指標都保持在65%以上的高位。
同時半年報還顯示其存貨周轉和應收賬款的周轉水平有所下降,這也反映了如今空調行業共同面臨的銷售壓力。
以規模應對壓力
像格力這樣的企業之所以能在不利環境下繼續保持增長,主要受益于其自身的規模優勢。
今年3月在空調喊漲聲一片的情況下,格力總裁董明珠明確表示格力不漲價,不會將原材料漲價壓力轉嫁給消費者。
據了解,如果算上壓縮機和電機,一臺空調的鋼材成本達到40%,銅占20%。今年以來,鋼材已經從6000元/噸上漲到8000元/噸,相當于每臺空調的鋼材成本上漲了30多元。
前述分析師表示,大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強,主要表現在可以和供貨商談條件、協商、合作、以鎖定價位。據悉,格力從寶鋼采購鋼材可以享受93~97折的優惠。
唐云對記者表示,去年開始格力就為今年的市場做了充分準備,加大了促銷力度,例如以特價機、送電費、送小家電等方式降低消費者的實際支出。可以看出,格力采取的是“不漲反降”市場競爭策略。
此外,她還表示,針對市場情況和新能效標準的出臺,格力的新產品研發更傾向走高端化路線,目前銷售狀況不錯。
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分析認為,面對原材料上漲,家電企業一般通過推出新產品以消化成本壓力,格力去年新產品比例在5%~10%,今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20%,所以可以維持毛利率的穩定。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廠家對消費者和賣場的話語權增加,同時通過高端產品的暢銷,即使不漲價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格力另一個不可復制的優勢是獨特的經銷渠道。2007年4月,公司大股東格力集團轉讓10%的格力電器股權給經銷商,雙方利用股權關系實現了牢固的利益捆綁。
此舉不僅意在加快資金和存貨周轉,同時也是格力面對步步緊逼的大家電連鎖的應對之策。據了解,目前90%的產品是通過格力自己的渠道銷售的。
另一方面,雖然格力一度曾與國美交惡,但在很多城市的國美、蘇寧連鎖門店,格力產品實際上也有進駐,這是格力的地方經銷商和當地家電連鎖私下合作的結果,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格力產品的覆蓋率。格力董秘劉興浩也告訴記者,格力空調進入國美是當地經銷商的行為,格力不會干涉。
主導行業整合
格力朱江洪曾說過:“只有不好的企業,而沒有不好的行業。”而隨著行業壓力增大,很多二三線品牌面臨成為“不好的企業”的風險。
記者采訪的幾位行業分析師都表示,從目前外部環境以及一、二、三線企業的表現來看,白電行業的整合不可避免,而格力將成為主導者之一。
除了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壓力外,預計將于明年3月出臺的空調能效新標準或許會成為行業整合的催化劑。
目前的標準規定空調的準入門檻為5級(2.6),而新標準的準入門檻將提高到2級(3.2),也就是說,明年3月起3~5級空調都將逐漸停止銷售。而據記者在商場觀察,達到2級標準的名牌空調價格大都在4000元以上,且品種較少,大約80%左右的空調都低于2級標準。對于空調企業來說,現有產品的消化、產品技術革新都是嚴峻的考驗。
而巨大的庫存壓力似乎難以短期解決。據中華商務網統計,截至7月份,空調庫存為900.38萬臺,是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格力半年報中認為,受宏觀經濟影響,空調行業下半年仍將面臨增速回落,成本上升的風險。行業面臨的困難將導致行業的整合加速,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
格力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行業壓力面前,肯定是一批中小企業先死掉,而對格力來說是一個機會。
朱立軍認為,隨著新能效標準的出臺,明年將是國內空調企業的整合年。目前格力、美的、海爾的市場占有率就達到50%。他還表示,特別是格力的行業領導地位非常明顯。
聯合證券分析師陳偉彥則對記者表示,空調作為格力的主業,其國內普及率遠未飽和,市場空間仍然很大。看來格力的專業化道路還可以走得很長。
朱江洪還曾表示,如果格力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且建立在高技術基礎上,不排除會進入其他新產品領域。
推薦閱讀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10.4%;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49億元,同比增長46%,EPS為0.41元,其中第二季度EPS0.28元,二季度利潤同比增長54%,但二季度收入無增長。公司的凈利潤增長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格力空調:專業化支撐增速超同行5倍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29/13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