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隨著Facebook上市日期的臨近,各大投行都在加緊爭奪該公司的承銷商席位,希望從中獲取豐厚收益。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則是目前最有可能成為Facebook主承銷商的兩家華爾街投行。
以下為文章全文:
競爭激烈
華爾街投行今年的業績平平,但明年,Facebook卻有望為他們帶來豐厚的收益。銀行家和風險投資家認為,在爭奪Facebook IPO(首次公開招股)主承銷商的過程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這對老對手處于領先地位。
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計劃于2012年初提交IPO申請,表明該公司很快就將選定投行。還有知情人士表示,部分投行整個假期一直在四處聯絡,希望參與Facebook的IPO。
知情人士稱,正在投行加緊為這起IPO做準備時,Facebook高管也從感恩節開始與華爾街投行展開新一輪會面。該交易有望成為近十年競爭最激烈的一次IPO,投行不僅可以借此賺取數億美元的承銷費,還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Facebook有望以10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融資100億美元。根據專門追蹤新股的Dealogic公司發布的數據,投行對這種規模的IPO交易平均收費比例為2.2%。這就意味著總費用可能會達到2.2億美元。但由于備受追捧,Facebook有望通過談判降低費率。
由于其他投行也在積極爭取成為Facebook的主承銷商,使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面臨嚴峻的競爭。不過,這兩家公司似乎仍然擁有明顯優勢,并將展開相互廝殺。
并駕齊驅
高盛曾于今年1月通過私募股權形式投資了15億美元Facebook股票,當時對Facebook的估值為500億美元。而無論是全美還是全球,摩根士丹利今年都在互聯網IPO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外界最初認為,高盛肯定能拿下Facebook的IPO。但由于11個月前的一次失策,使得該公司必須要重新向Facebook證明自己。美國法律對私募股權投資的廣告行為做出了嚴格限制,但由于高盛險些違反規定,因此不得不對當時的交易作出調整。通過將投資人限定為非美國投資者,高盛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但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卻因此而與高盛有所疏遠。
知情人士還表示,高盛董事長兼CEO勞爾德·布蘭克梵(Lloyd C. Blankfein)今年早些時候至少主動討好過一名Facebook董事。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卻在Zynga的IPO中獲得了令人羨慕的“lead left”地位。所謂“lead left”,是指投行的名字被放在IPO招股書第一頁左上方。這種“首席中的首席”表明該公司在這起交易中占據絕對主導。但如果交易出問題,同樣會令其聲譽受損。自IPO以來,Zynga股價多數時候都在發行價以下運行。部分銀行家認為,這可能會降低摩根士丹利參與Facebook IPO的幾率。
根據Dealogic的數據,在2011年美國市場的多數IPO交易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處于并駕齊驅的狀態。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Facebook發言人均拒絕對此置評。
高盛獲利
投資銀行向來是華爾街最引人矚目的領域之一。而由于面臨利潤壓力,因此成為Facebook承銷商的投行將得以領先于競爭對手。
隨著上市進程的放緩,為企業提供并購和財務咨詢服務,重新成為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內部最重要的業務。由于投資者過度敏感,加之新規試圖遏制通過自有資本采取的冒險行為,給這些金融公司帶來了沖擊。因此,能夠參與Facebook交易的投行將獲得更加穩固的地位。
在高盛,今年前9個月的固定收益交易收入同比減少37%,而投資銀行收入則增長6%。摩根士丹利一直在努力拓展非交易業務,尤其是資產管理業務。
即使高盛未能在Facebook的IPO中領銜,仍將成為贏家。原因在于:Facebook目前的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這將令高盛通過自有資本對該公司的投資翻番,利潤達到3.75億美元。作為高盛今年1月融資15億美元投資Facebook的一部分,該公司當時斥資3.75億美元買入了不足1%的Facebook股票。高盛以往也經常會與客戶共同進行投資。
除此之外,高盛還通過今年1月對Facebook的投資獲得了將近1億美元的傭金收入。當時的投資中,高盛的非美國客戶買入了約10億美元的Facebook股票,而高盛則從中收取了0.5%的承諾費和4%的申購費。
除此之外,當投資者變現時,還需要向高盛繳納5%的收益。倘若高盛以10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根據投資者的變現情況不同,將為高盛貢獻約9500萬美元的額外收入。
推薦閱讀
任正非一江春水向東流令人擔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明年上市 華爾街投行爭奪承銷商席位
地址:http://m.sdlzkt.com/a/04/20111230/2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