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康斯坦丁)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說:人平均每天至少說謊25次。說謊其實在一些時候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技巧,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所以有時候撒一些善意的謊言反而會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但是如果你的謊言只是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失,那就用錯地方了。你以為你撒的謊天衣無縫,但是現在有了能夠將你謊言拆穿的方法。

當別人面對面問我們敏感問題時不會老實回答,比如問我們到底喝了多少酒。我們的習慣是在回答通過文字顯示的問題時,不會去掩蓋事實的真相。這是通過對600名民眾的調查后得出了結論。

當被通過短信問到問題時,人們往往會說出事實,而不是編造謊言。當你試圖從某人哪里得到關于一些事情的真實答案時,面對面的向某人質詢其實并不是最好的辦 法。人們說出事情真相往往是通過短信提出的問題。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些能夠得到真實答案的問題甚至有些會比較敏感,比如他們 到底能喝多少酒或者到底運動量有多大。雖然警察不太可能在審問犯人時用手機發送短信的方式,但這的確是一個從朋友哪里獲取你想知道事情答案的好方法。
密歇根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弗雷德?康 拉德對此表示:“經過我們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人們用短信交流時比用電話交流時更容易透露敏感信息。也許這個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大多數人認為短信交 流時,很多敏感的信息會留在你的手機上,而當別人拿起你手機的時候就有可能看到,導致這些信息的泄露。”其實我們在發短信的時候語言會盡量的簡練和準確, 所以人們不會用過多的詞語去掩蓋事實的真想,由此可以得出準確的答案。他還說:“我認為短信比談話更能得出準確答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和短信是一種非同步 的通信方式有關,收到短信問題后,并不需要馬上就回答,所以沒有太大的壓力,反而能使人輕松的回答你的問題。”
此外,在初始的調查后分析發現,短信可以讓一些受訪者減少對事情真相的隱瞞或者不會對自己的缺點遮掩。目前我們尚對經常發短信的年輕人是否更容易說出真相不確定。在這次調查中,研究人員招募了大約600名iPhone的使用者參與這項調查,他們得到的回報是ITUNE商店里的獎勵。
研究人員的目標是要了解問同一個問題,但在改變幾種提問途徑的情況下,人們的答案有什么不同。具體改變的方式的地方分別是通過短信問或者語言交流問,計算 機來提問或者人來提問,以及受訪者的受訪環境的變化。受訪者在這些問題上,通過短信采訪比說話采訪得到受訪者答案的真實性更高,問題如下:
在一周內,你運動的時間有多少?
在一個月內,你有幾天會去喝酒,喝了多少?
在一個月內,你看了幾場電影,是在哪里看的?
目前你的手機里有多少首歌曲?
而根據康拉德的研究,在 我們試圖了解人們一些信息來對產品做出改變時,我們更多的應該采用問卷的方式而不是電話調查的方式。人們在收到短信提出的問題時,會根據具體情況同時邊做 事邊回答你的問題,比如在他們購物或者散步的時候。但是如果是電話詢問,他們會很不耐煩的掛掉你的電話。看來在這個科技興盛的時代,要說句真話真的是不容 易啊!
推薦閱讀
齊潔、王佳 編者的話/有的人低調,心中卻可能萬般得意:比如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花26億美元購得5050塊北美屏幕。此刻的低調,只是為了不遠的將來慶功酒會的驚喜。 有的人高調,眼里卻有些許迷茫。比如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愛發短信更容易讓人說真話?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528/6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