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這應該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面對Facebook的上市最需要反思的話語。
Facebook即將上市,讓人們再度將目光聚焦于這個擁有8億多用戶,且日均活躍度高達4億人的世界級社區。作為高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模仿Facebook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有關中國的Facebook,業內也一直存有爭議。有人說人人網是最像Facebook的網站,有人說新浪最具備成為Facebook的潛力,也有人一直堅持,唯有騰訊,才能成為中國的Facebook。
且不論究竟誰會成為中國的Facebook,伴隨著Facebook因上市帶來的又一輪火熱,不妨先來看看中國企業最需要向Facebook學習什么。
學巧
熟悉Facebook的用戶都會發現,Facebook有一種獨特的可能性:某個用戶在上面耗費了數個小時,但超鏈接自始至終就沒跳出過Facebook去。這個所謂的開放平臺,其實就商業生態而言,卻是單向封閉的(應用可以單向植入進去)。而純從利益角度出發,這是商業組織最喜歡的一種生態:因為在上面投放廣告,那么未來的收獲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反觀國內網站,以騰訊為例,雖然已經有了QQ號碼、QQ空間、QQ郵箱、QQ音樂、QQ游戲等一系列組件,但是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大家登陸騰訊QQ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即時聯系。即便有人會在騰訊的朋友網停留,但由于其和QQ空間的重復性,很少有人會反復登陸。至于QQ郵箱和QQ音樂,因為大家各有所愛的緣故,也只是一個QQ的附件而已,并不足以成為鏈接騰訊大網的重要環節。
再看新浪微博,雖然其功能在不斷完善,應用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其最根本的媒體屬性卻始終未曾更改。大家登陸新浪微博最主要的目的依舊是獲取資訊,以及簡單的朋友互動。對比擁有SNS 媒體 游戲平臺 開發者平臺 廣告平臺多重屬性的Facebook,高盛公司對新浪微博的定義為70%社交媒體屬性和30%社交網絡屬性。而Facebook的社區功能,新浪更是絲毫不具備的。更不要說新浪微博因為發布微博太容易,很多刷屏內容淹沒了有價值的信息,一旦網友關注的人數數量又巨大的時候,真正有用的信息就被新浪微博所淹沒了。
從校內轉變過來的人人網,如今也已經離實名社區越來越遠。越來越多的人注冊人人可能只是為了游戲,或者尋找故人,而伴隨著學生的離校,人人的客戶群體也始終在發生著變化。這對于精準廣告投放顯然不是好事。再對比開心網,其小游戲開發雖然一直做得不錯,但是社區卻比Faceook要差很多,而且,開心網也并不是基于熟人圈,很多人加好友,只是為了玩游戲。很多人有三四個小號來供大號偷菜,賺經驗,通過游戲吸納的注冊人數,很多都是虛假的。
更不要說在新浪、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常常會因為業務繁雜造成部門利益沖突的問題。前段時間業內人士爆料,騰訊游戲部門因為其它游戲公司在騰訊頁面投放廣告,對自身業務造成影響而與總部發生不合的消息。可見,在騰訊自己編織的互聯網帝國里,因為業務繁多而取舍兩難的問題已經開始逐漸顯現。而其它的互聯網公司同樣的問題亦然存在。
對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學習如何像Facebook一樣,將自身所有資源巧妙融合,權衡好用戶和自己之間的利益,這才是能夠獲得廣告主親睞的重要原因。
學新
中國對于創新的需求,恐怕隨著互聯網的高速普及和發展已經越來越迫切。而迫切需求的原因恰好是因為中國對創新的匱乏。那么這一點,自然成為中國互聯網急需向Facebook學習的地方。
新是Facebook最重要讓用戶使用的因素,它的社交方式也可以說是獨有的。
中國互聯網與Facebook的區別就是Facebook是自己的 ,中國互聯網卻是抄襲模仿之后再對外界說這是我們的微創新。這是中國互聯網當下的大環境。
誠然,從某一層面來說,Facebook在國內被封鎖,對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間。因為巨大的市場基數讓你不需要費力拓展就可以擁有用戶,在某種壟斷層面下,中國互聯網企業很容易獲得用戶,也更容易綁架用戶。而反觀之,沒有經過自由市場競爭而生存下的中國互聯網,也就更加缺乏創新的動力,說的直白一點,反正國外的很多網站在中國是被禁止的,加之語言障礙的緣故,中國的互聯網也許不需要費力創新,只要一直模仿就可以。但是,長此以往導致的后果就是,中國企業固守著自身的版圖不思進取。
古人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這應該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面對Facebook的上市最需要反思的話語。
學理念
眾所周知,產品的背后是用戶體驗,而對用戶體驗,Facebook的扎克伯格和中國互聯網企業,對于這一點,顯然有著極大地不同。
“讓網站有趣比讓它賺錢更重要。”這是扎克伯格獨特的經商哲學。這樣的聲明在Facebook不長的歷史中始終擲地有聲。通過Facebook的成長,我們可以看到扎克伯格思考的完整鏈條:做最好的、最簡單的、讓用戶以最方便的方式分享信息的產品——用戶的體驗和增長比盈利更重要,將Facebook看作是一個永遠需要不斷完善的項目,而不是一臺賺錢機器。
而反觀中國企業,讓網站有趣是其次的,讓流量提升做大做強才是最主要的。雖然中國的創業者們總是高調強調著我們的目標是先把產品做好云云,但是背后對利益的追逐卻似乎從未停歇過。這一點從業內頻頻爆發的口水仗就可以窺探一二。作為世界上最具人文精神的文明古國,似乎永遠明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
喬布斯曾在自己傳記的最后一章寫到:寶麗來的埃德溫· 蘭德曾談過人文與科學的交集。我喜歡那個交集。那里有種魔力。有很多人在創新,但創新并不是我事業最主要的與眾不同之處。蘋果之所以能與人們產生共鳴,是因為在創新中深藏著一種人文精神。
如果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能夠深刻領悟到這一點,放低姿態聽聽用戶想要什么,放慢腳步看看盲目的擴張之路是不是非走不可,那么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離Facebook的路,離世界的距離,也將不再遙遠。
推薦閱讀
一家網站中的特色欄目就如同游樂園中最刺激的過山車,不僅為網站擴大影響力,吸引并粘住用戶,更是成為了網站體現自身定位、實踐自身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色欄目始終是各家網站著力打造的龍頭項目,例如速途網在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中國企業向Faceook學習什么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530/6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