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公布的《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對政府部門使用淘寶體發布公文或公告等嚴肅文件表示批評,稱官方語言不應過于隨意。(5月30日《北京日報》)
需先厘清,鑒于“淘寶體”的言辭風格與意味,倘若用于通緝令或外交辭令,的確欠妥。但是,亦不能因為瑕疵,而將“淘寶體”政府公文徹底否定。
淘寶體的風格親切、可愛,措辭委婉含蓄,且不失幽默,予人一種可親可敬之感,傳文達意無疑令人更易于接受。一個淺顯例子,當你看到,充滿風趣的“淘寶體”——“親,祝賀你哦!你被××大學錄取了哦!不錯的哦!211院校哦!……”與平白直敘的“正式體”兩相對照,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既然政府公文無非起個上傳下達的作用,“淘寶體”般的言辭又有何不可呢?
說“淘寶體”不宜使用,是認為“淘寶體”的歡愉性消解了公文的嚴肅性,削弱了政府的權威性。果真如此嗎?政府的權威,即是民眾對政府工作的服從與支持,當政府部門權威削弱時,則意味著民眾對其工作的不滿情緒增加,那么,由民意裁決的政府權威,與“淘寶體”有幾何關系呢?如今,一些部門公信受損、權威降低,相關部門尤需反思自身:權為民用否、利為民謀否、情為民系否?“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有沒有變更?
說到底,“淘寶體”不是糾結的主旨,民眾也不會在意公文的何種形式。一些部門若想恢復自身的權威與公信,改變群眾對其的不良印象,關鍵在于自我的療治,而救贖之道唯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推薦閱讀
昨日,華為和中興遭遇歐盟調查的消息傳出后,引發中國產業界高度關注。商務部專家梅新育表示,如果歐盟最終實施了比較高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率的話,中興、華為在歐洲市場可能要受到比較大的打擊。更有一些專家擔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體”并非糾結的主旨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01/6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