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周敦頤曾說:“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意思是說誠是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的基礎,亦是人的各種善行的根源。在現代社會,誠信仍然應該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尤其體現在商業活動中,商人在簽訂合約時,都會期望對方信守合約。誠信更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誠信標簽”。
隨著互聯網的普遍使用,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引人注目。十年前,當電子商務悄然興起的時候,人們可能還無法想象,現實中的交易可以搬到虛擬的網絡上,而關于其安全性如何得到保障的問題,從最初便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到今天,這些問題也依舊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因而也嚴重制約了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并且困擾了一大批電商服務公司,其中不乏像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大佬。怎樣給用戶提供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成為了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目前,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欺詐案件。五花八門的欺詐手段讓很多網商防不勝防,也因此而吃盡了苦頭,損失重大。在各類傳統電子商務平臺上,不需要進行資質認證就可以隨意發布企業和產品信息,遠在千里之外的境外買家很難察覺,因此上當受騙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辨別賣家的真偽一直是困擾買方的難題。要在網絡上發布企業和產品信息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一些不熟悉情況的買家用戶非常容易因此上當。同時現在的B2B電子商務網站與人一樣良莠不齊,一些只重利益的網站固然會曝露一系列的安全問題。據記者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欺詐手段:
第一、收款不發貨。一些不法商家發布超低價的產品供應信息,借以吸引公眾購買,并在談判過程中利用各種借口拒絕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務,也不愿意當面交易,在買家支付后就消失不見;第二、貨不對版。這一類不法商家同樣是發布低價供應信息,來吸引買家購買,在收取貨款后,以次充好,將質量極差的產品發送給買家,同時賣家想盡各種方法拖延時間、拒絕退貨,令買家進退兩難;第三、大額訂單欺詐。欺詐者發布虛構的大額求購信息或是大額虛假加工訂單,邀請各地企業前往當地簽訂合同,并以請客吃飯、禮品費、回扣、保證金、合同見證、外商考察費等名義詐騙錢物。
除在此類傳統電子商務平臺上普遍發生的欺詐事件外,被引入網絡搜索引擎行業的“競價排名”同樣引發了一系列的誠信危機,網民搜索到的信息,往往是因交了推廣費而排名靠前的廣告信息,而不是自己想要的內容;此外,還有一些點擊開的頁面與所搜索內容毫不相干,頁面根本就是廣告;更有甚者,排在前面的信息是不法分子提供的欺詐信息,有很多消費者因此而深受其害。類似的欺詐案件不勝枚舉,更有愈演愈烈之勢。這種只認錢不認人的低門檻準入模式,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只要給的錢足夠多,就可以排在搜索結果頁面的前面,這嚴重損害了用戶的切身利益。
為了更好地規范行業經營秩序,在商務部指導下,BCP作為專業的國家級第三方單位擔負起了推動中國商務領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工作。目前信用中心的工作集中在區域商務信用平臺、電子商務信用認證、行業信用等級評價、信用評級和征信業務五大方面。
針對電子商務網站進行電子商務信用認證服務工作,主要包含四大方面,具體內容包含:第一、認證申請及審核,認證委員會根據企業反饋的申請信息進行真實性審核和信用評估,并最終出具認證結果;第二、優秀企業宣傳,通過認證企業可獲得專屬“BCP信用”標識及證書,并在中國商務信用平臺及認證企業名錄上展示,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獲取行業優秀企業信息;第三、信用預警提示,針對消費者集中投訴案例會第一時間發布信用預警,以提醒消費者謹慎參與、防止被騙;第四、投訴及維權,對于消費者的投訴信息,BCP信用投訴中心會聯合投訴聯盟與律師,發動媒體協助消費者共同維權,確保維護消費者的最大利益。
構建“商務信用體系”是解決電子商務誠信問題的治本之策,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方式,而BCP信用認證委員會通過建立起自己的“商務信用體系”,并通過口碑傳播的方式,將“商務信用體系”擴展開來,讓“商務信用體系”不斷延伸!
推薦閱讀
對于拉手網來說,呼叫中心是一扇窗子,我們代表的不僅是客服部門,同時也是拉手網對外的一個平臺,要為拉手網的消費者及時有效的解決各種困難。在拉手網客服中心,客服中心酒店專席小程告訴記者。 拉手網客服中心一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以誠立信 BCP助電商突破信用危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05/6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