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王易見)從商業發展的歷史來看,任何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似乎都逃脫不了一個特殊的“調整期”,在這個時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是空前的棘手,同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可能也會推出非常之舉。
如今,這樣的調整期出現在了華為的身上,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華為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前不久,華為互聯網業務負責人朱波離職,這在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最近華為和360合作推出特供機,也令業界有諸多猜測。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談談目前有哪些問題擺在華為面前,以下僅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多包涵。
朱波離職,華為互聯網業務折戟?
面對國內互聯網的火爆,華為對進軍互聯網業務也有過周密的計劃,例如今年3月18日,華為電子商城正式上線,這是華為自建的B2C電子商務網站,上面的商品也幾乎都是華為自己的產品。除此之外,華為還與京東、當當、天貓等電商渠道合作,在電商渠道銷售部分華為終端產品。
如果說,這些業務多少還與華為主業相關的話,之前的一些業務,恐怕就完全偏離了華為的主線,作為華為從外界大力引進的高管,朱波加盟華為以后,將工作重點放在了業務和軟件產品線上,其中包括“華為網盤”、“天天瀏覽器”和“數據銀行”。在這些業務上,華為原本沒有什么經驗,加上客戶完全轉向了終端消費者,因此這些業務幾乎沒有什么進展。
互聯網業務折戟直接導致了朱波的離職,這件事情從側面反映出華為對互聯網業務的不看好,因為自己本來就不屬于這個行業,冒然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失敗的風險非常高,加上現在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賺錢的難度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的打算是:與其留互聯網,不如依靠手機終端。
手機終端能否成就下一個輝煌?
華為的另外一個重要業務是手機終端,安卓的崛起給智能手機帶來了機遇,也給華為帶來了機遇,為了在智能手機市場分一杯羹,華為也推出了諸多產品,甚至在最近還攜手360推出了特供機。
不過有業界人士認為,華為在手機業務方面其實沒有太大的優勢。一方面,這個市場已經是強者林立,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市場上,三星占據超過20%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接下來,本土品牌像酷派、華為、聯想、中興,他們的市場份額只有10%上下,除此之外,接下來有蘋果、摩托羅拉、諾基亞、HTC等知名國際品牌。
事情還遠沒有結束,最近國內有很多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涉足手機行業,一時間,互聯網企業做手機變成了非常時髦的一件事情,雖然我們不能肯定他們有多大的勝算,但至少會讓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并且進一步拉低手機售價。所以華為在手機業務方面也面臨著相當激烈的競爭,甚至連最近和360合作的事情,網上也有傳言稱可能會流產,根據網上的消息,在最近360學生機的問題上,華為就貌似打了“退堂鼓”。
競爭的加劇必然會導致價格戰的蔓延,4.0英寸大屏智能手機的價格已經被拉至了千元左右,這意味著智能手機的整體利潤率還將持續下滑。除了蘋果的利潤仍然很高之外,其他廠商可能分食不到多少利潤,所以,手機終端能否成就華為下一個輝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難!
人事動蕩是否會告一段落?
一般情況下,企業處于調整時期會存在相應的人事動蕩,朱波的離職是其一,那么未來還沒有人會離職?人事動蕩是否會告一段落呢?這還得看華為業務開展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通過微博發了一些含糊不清的內容,雖然沒有明說,但根據微博內容,大致猜測可能是高級副總裁余承東,并且其微博也提到了諸如“帶領團隊度過困難時期,等將來業務做好那一天,也應該退出”之類的字眼。但因事情并未發生,權作推斷和猜測。
實際上,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的情況下,華為面臨的狀況可能遠比想象的復雜,調整周期也許會十分漫長,不過,這可能是任何一個大企業都會經歷的過程,調整期的華為應該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吧。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張雨芹)當我們沒留學的時候,留學生回國是人才; 當我們去留學的時候,國外“教育產業化”了; 當我們從國外大學畢業,國外鬧金融危機了; 當我們成為“海歸”的時候,國人說,還真以為從國外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調整期的華為應該何去何從?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11/6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