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6月1號開始的央行08年以來的首次降息,以及年內還會降息的預期增強,傳統意義上的投資理財產品收益率也較前期大幅下滑。尤其是以銀行,證券等機構為首的理財產品如今風光已不在,收益呈一路走低的態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寬松貨幣環境預期下,今年銀行投資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逐月呈現小幅下行勢態,進入二季度,收益下行幅度加劇。同去年整體平均5%以上的產品收益相比,目前市場上收益維持在5%以上的產品數量大幅減少,收益超過6%的產品更是難覓蹤影。那么,際通寶e投資網(http://riches.gtobal.com/)建議,對于我們普通的老百姓而言,需要如何考慮投資理財計劃如何預防降息呢?
1990年以來,我國的名義利率呈現比較明顯的下降趨勢,實際利率受物價影響變動較大,而儲蓄存款的變動則呈現完全相反的狀況,10年來一直穩定增長。由此可見,在現有的居民金融資產中,儲蓄仍占大部分,但已經出現分流加速的跡象。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居民儲蓄存款的分流部分中,國債和股票以及外匯投資和持有量上升。由于針對個人的國債數量相對較小,而且其總量主要取決于財政部的發行政策,個人選擇的余地很小。因此,增加國債在居民持有的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受到一定限制。而在看股票,自從08年以后,中國股市就開始一蹶不振,屢創新低,作為普通股民的投資者,迄今為止,損失的不僅僅是時間,交易成本(手續費)以及股票價值,更重要的是無法通過做空等有效的手段來規避和對沖自己的風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投資一天天縮水,那么怎么辦呢?其實,外匯投資以其自身獨特的有別于國債,股票的性質越來越受到普通百姓的了解和追捧,由于政府不斷放開外匯投資和持有的額度,使其規模不斷擴大,交易手段、交易成本改善,加上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不斷增強,外匯投資產品在居民資產組合中的比重將持續上升。隨著利率下降,導致儲蓄資產的收益性下降,無疑將導致部分風險回避型資金從銀行儲蓄賬戶回流到以外匯理財產品為首的其他投資領域。
另外,根據理財專家的建議,多考慮組合類投資產品,除了單純的人民幣貨幣產品外,可以考慮包括貨幣、債券及信貸資產的組合收益產品,也能降低產品單一因素影響的風險。
根據有關外匯經紀公司的規定,目前外匯保證金的類似T+0業務,不僅沒有類似股票市場的手續費,而且一般是按照日利率來計算,這樣以來,投資理財者不僅可以通過每日的交易獲得可觀的收益,還能利用各貨幣之間的利差來獲得額外的收益,更重要的是,由于世界整體的經濟環境日益惡劣,各種風險因素層出不窮,可以雙向交易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在制度層面的根本上解決了類似股票不能做空的系統性風險,財務成本低廉交易方式靈活等的獨有優勢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理財的第一目標就是跑贏CPI。但是隨著形勢的改變,普通百姓的投資理財思路也應該改變,應把資金的流動性放在第一位。而通過對于理財產品的選擇,可以使你在資金配置上更加游刃有余。
際通寶e投資網獨家手稿,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riches.gtobal.com/news/detail-31687.html)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降息及降息預期下該如何投資理財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626/7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