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威爾遜,是硅谷頂尖的風險投資家和著名的博客作者(樂購網配圖)
北京時間7月16日消息,風險投資專家、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合廣投資(Union Square Ventures)合伙人弗雷德·威爾遜(Fred Wilson)周日發表文章稱,潘多拉(Pandora)為何如此成功?無線廣播為何仍是收聽音樂的最受歡迎方式?因為它們都是免費的。在商業化氣息日益濃厚的今天,保持互聯網的免費與開放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這次再來談談互聯網服務的免費問題,我七年前曾討論過同樣的話題,最近幾年鮮有提及。但最近該話題成為了科技博客上的熱議內容,于是再次撿起這個老話題。
首先要聲明,這次并非針對Twitter。人們應該被鼓勵與Twitter競爭,競爭對任何人都有益。
相反,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一些觀點做出的反映。這些觀點包括,服務就應該收費,這樣可以確保服務是針對消費者和用戶的,而不是商家、廣告主或贊助商。
讓我們從廣告談起。我不認為廣告就是魔鬼,相反,這還是一種資助服務的有效方式。看看“超級碗”、世界杯、奧運會、奧斯卡和總統大選辯論等等,這些都有廣告支持,免費向用戶提供觀看,這對社會發展是有利的。
當然,也有付費電視的存在,且發展得不錯。但免費是創建付費服務的基礎,兩者可以共存,且不斷發展。
讓我們看看那些免費與付費并存的服務。Spotify是一個不錯的案例,其核心服務模式是訂閱音樂服務,每月的費用是固定的。但當用戶首次登錄Spotify.com網站時,會看到下面這樣的提示:
Spotify提示(樂購網配圖)
為什么要顯示該內容呢?因為大多說人喜歡免費。盡管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我預計,Spotify的付費用戶不到10%。潘多拉(Pandora)為何如此成功?因為它是免費的。為什么無線廣播仍是收聽音樂的最受歡迎的方式?因為它是免費的。
在看看那些由用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維基百科、Craigslist、YouTube、Flickr、Instagram、Facebook、Twitter、Tumblr和Wordpress等。對于這些平臺,如果用戶不創造內容,它們根本沒有價值。
這些服務是由用戶創建的,如果再向用戶收費,才能為這些平臺提供內容,我認為是不合理的。但確實有人在這樣做,而結果也可想而知。
談及規模問題,網絡影響問題,用戶創建內容和價值問題,免費是應選模式。我認為,沒有任何事情改變了這一切。如果說有,那也是進一步證明了該模式的正確性。
我知道,一部分用戶對Twitter、Facebook和Tumblr等服務的商業化感到不滿。我還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多日益盛行的API(應用編程接口)鎖定感到不滿。我鼓勵人們與這些服務競爭,保持Web、移動Web和國際互聯網的免費與開放。但我不鼓勵他們同時提供付費服務,否則就會破壞他們的初衷。
推薦閱讀
“互聯網企業們打架和運營商們打架的區別:前者打架主要靠嘴,后者打架直接動手;前者打架都是老總作為先鋒來互掐,水軍跟進推波助瀾,后者打架都是基層員工出頭火拼,領導都躲在后面不露聲色;前者打完架其實都受益,>>>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716/7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