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順風)什么是“權威”?有很多人將他理解為在某個領域的最有可能正確的聲音,“權威”往往擁有不可置疑的發言權、一言九鼎的結論權、毫無疑問的主流性、令人矚目的聲望。那么“權威”這個詞,究竟是褒義還是貶義?——隨著時代的變遷、歷史的進步,對“權威”的看法也在“褒”“貶”之間徘徊。
不應將“權威”作為一個絕對的概念,無論從概念、事實還是活動、進程的角度來看,“權威”都只意味著一種“相對”的觀念上的一致性、妥協性和博弈性,“權威”是某領域所涉及的“人群”的主觀世界中暫時的平衡的產物;而一致、妥協、博弈和平衡這些范疇,總是必然地聯系于分歧、對抗、 辯論、失衡、混沌等等。所以說,“權威”是相對的和歷史的范疇,他能促進一種相對的和諧,但是也可能成為在未來心得和諧的“絆腳石”。
所謂的“權威”,關鍵還是體現在獨立的思考性和未來性。比如互聯網領域、新知識領域、前沿科技領域等,本就會不斷出現對于未來趨勢的新現象及其新概括、新總結,在這些地方我們也可以說——“并不存在權威”。再比如在將不同學科進行綜合、進行跨越式和交叉式的的深度思考的過程中,隨著新觀念、新方法、新結論的影響不斷擴大,那在這一領域也必然會很快產生出新的所謂的“權威”。
新的“權威”的產生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對“假權威”的揭露,一種是對過時的“舊權威”的替代。“假權威”因為人類在認識上的局限性被誤作為真理的掌握者,但是最終必然會隨著真理的浮現而走下“權威”的圣壇,比如在中世紀黑暗的歐洲教庭曾經長期把持著對社會思想的壟斷權,但歷史的事實證明在真理的“權威”面前,任何“假權威”顯然絕對無法對抗;“舊權威”可能掌握了一些具備的真理,但是隨著人類認識空間的擴大,真理的范疇、外延也在擴大,一些“過去的知識盲區”逐步為勇敢的知識探索們開辟成科學的沃土,將會有新的“權威”誕生——當他們站在更高點俯瞰廣闊無垠的知識王國的同時,他們也在以勝利者的態度俯瞰著那些過去的“舊權威”。
“舊權威”也可能在自我的升華、涅磐中成為“新權威”,唯一的途徑是不斷的知識更新、不斷的對未來的探索和不斷的自我否定。沉浸在“權威的成就感感”中的“舊權威”往往給自我設置了一道走向新生的障礙,只有將“權威”視為一種挑戰自我的包袱、難題,視為自己人生中必須攀登和超越的又一座山峰,“舊權威”才有可能保持持續學、不斷升華的主觀力量。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權威”,他主宰自己的行動和命運,為自己對自己的“權威”負責一生。但是,有些聰明人能夠從自我的“權威感”中超脫出一部分思維,他們在自信、自強的同時,絕不陷入自大或自卑的泥淖,他們在對自己的個人主觀世界進行終生改造的過程中,尋求著一個又一個新的“自己對自己的權威”。
總之一句話,“權威”總是在未知領域的探索過程中逐步產生的。任何人不會是天生的和永遠的權威,任何領域——尤其是最新的領域——也不可能有天生的或者永遠不變的權威。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就是要在對“內在”和“外在”權威的尋找之旅中實現人生的不斷超越。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多克·西爾斯(Doc Searls)是哈佛大學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 ProjectVRM項目的負責人,他在談到自己的新書《意圖經濟:當顧客掌權時》時表示:現在的公司把顧客當做牛群羊群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格物札記——“權威”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723/7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