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天津達沃斯“精明增長與智能經濟”分論壇上,創新和增長的關系成為了主題。
如何確保商業、政治模式能夠更好地與創新相連接,怎樣使創新產生的利益能夠得到合理的分配,又如何確保持續的投資和創新,埃森哲董事長威廉姆·格林(William D. Green)對這些問題做出了解答。
威廉姆·格林認為,創新方面,發展中國家的力量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這些創新還未被人足夠地認識到,目前更多的是集中在科學界,而沒有更多地傳達到企業界。
“在一些發達國家,有一些促進創新的項目,大概有400多億美元進入資助這些項目。我們知道經濟轉型、提高質量或者增長,都一定要有創新。但是很多時候會有一些障礙,所以我們意識到一定要把這些創新傳播出去才可能實現價值。”威廉姆·格林說。
他認為,包括政府、教育界以及整個大環境,都必須有同樣的共識,確保充足的資金和明確的目標,才能保證創新的成果是有效的并能夠傳播下去,且能夠達到一定的規模。
“關于創新的驅動力,還需要明確,我們的教育必須由需求驅動,我們有義務深入到教育系統中去培養出我們需要的人。還有就是好奇這種充滿主動性的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威廉姆·格林稱。
在談到關于精明增長和智能經濟之間的關系時,威廉姆·格林認為,人才的影響力不僅只局限于所在的工作地,而是往往能夠影響整個行業,甚至影響其他人的生活。因此,合作、互通和連接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應該關注兩點,第一是我們一定要在全球范圍內把比如教育這樣的服務傳遞系統變得更加簡單、創新和直接,還有包括醫療等其他公共服務傳遞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威廉姆·格林說。
他談到的第二點,就是創新并不會全部都在發達市場內出現,而是會更多來自發展中國家,“因為發展中國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那么這些國家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能夠面對并且解決這些問題,這是讓人非常興奮的。”
另外在人力資源方面,如何向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教授、幫助他們成功的技能也很重要。
“我們希望有一個項目能夠給他們進行培訓,并能夠讓他們開始自己的公司。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現在已經有25萬人參與了我們這個項目。”威廉姆·格林說。
推薦閱讀
所裁多為非生產一線管理員工 一方面是二季度虧損繼續加大,另一方面卻是運營成本開始不斷飆升,天合光能(TSL.NYSE,下稱“天合”)終于在昨天宣布,公司要開始對“管理層”進行裁員。 正在天津參加達沃斯的天合董事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埃森哲董事長:更多的創新將來自發展中國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20913/8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