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派代)馬云退位阿里CEO,這位電商萬億的掌控者,即便下位也是引起聲浪滾滾,其中最為被關注的兩個話題,無疑是:馬云真的退位了么?繼任者又是誰?
先說說近期的阿里變革吧,沒準從其中我們能看出個什么。
今年退市,月余之后,便是從一個公司到七大事業群的改革,分為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ICBU),阿里小企業業務(CBU)和阿里云,稱“七劍”,分別由姜鵬(三豐),吳泳銘(東邪),張勇(逍遙子),張宇(語嫣),吳敏芝,葉朋和王堅任總裁,直接向馬云匯報(詳見下圖)。阿里意在形成一個大市場體系,使得阿里巴巴B2B的中小企業,通過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與消費者對接起來,阿里云則在打通底層數據中起到基礎性作用,最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即從消費者到渠道商,再到制造商的CBBS(消費者,渠道商,制造商,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


這一舉措,可以認為是馬云退位的前奏。為什么這么說呢,先不分析馬云的家庭因素及個人量,就阿里系本身而言,從one company 到七劍,再到25事業部,這不僅是一個很簡單的分權改革,還落實了責任到人的制度,至于還有利于內部競爭等,不再贅述。再看下這張《阿里巴巴集團組織架構圖》,你認為CEO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上有戰略決策委員會,馬云這樣的靈魂人物還在,阿里的大方向有人把控,下面25個事業部責任到人,姜鵬、張勇、陸兆禧等都是干將,CEO起到的就是一個銜接的作用,說重要也很重要,說不重要那也真是,大事做不了主,小事不用做,這是個很尷尬的位置,用個詞就是COO。為什么要設一個沒有實權的虛位呢?分權是其一,其二是將CEO決策錯誤影響降至最低。現在馬云還在,但終將會真實地退位,這是為以后真不在了的時候準備的,防止未來的掌權CEO的決策錯誤成為阿里的致命毒藥!點到為止。
這樣的話,第一個大問題就解決了,馬云真的退了么?小事放手,大事仍在心間!真的可以多點時間陪陪家人,去實現自己的未了心愿了,比如拍電影,等等。
那么,誰將是下一任的CEO呢?
我先設幾個維度和權重:
一、管理能力:與具體的事物業務能力相比,更偏重于企業文化的、管理協調類的管理能力,這與當下馬云為這個CEO角色的定位有關,是協調性質的COO。業務能力太強了還不如讓你去分管事業部更有價值。當然也可能為了培養某人而怎么地,這就是意外了。權重分配30%。
二、未來趨勢:平臺、數據、金融這三塊是阿里的未來,相關的就是核心業務,如果從事業部中選CEO,肯定是核心業務了。不過這樣的幾率可能比較小,人事變動太頻繁了,對于阿里這樣的大公司來講未必是好事,但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權重20%。
三、元老級別:考慮兩個問題,一是企業文化的傳承。一般而言老員工對于企業文化的秉承更深遠,能按照馬云的大戰略平穩地走下去,不浮躁;二是內部員工的團結和睦。阿里存在的時間不短了,詬病難免,就是俗稱的“老資格”了,從一個公司變到七劍再到25事業部,老資格的人很明顯,留著元老不用用新人,尤其是阿里這種人才干將眾多的企業,難免引起內部爭議,這對于企業傷害是很大的,精明如馬云,不會不考量一二的,權重20%。
四、70后:這是馬云的原話,“互聯網是年輕人的天下,今年,阿里絕大多數生于60年代的領導者將會退出管理執行角色,我們將把領導責任交給70,80年代的同事們。因為,我們相信他們比我們更懂得未來,更有能力創造明天。能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大的舞臺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榮幸,也是我們這些人可以給公司未來創造最大的貢獻所在。”這段話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不僅僅是馬云要退休了,還有某些人要下來,把位置讓給新人。讓給誰?70后的干將唄,至于80后,還不在考慮范圍內,中層的位置還可以,高層就有點太大膽了,但馬云是什么樣的人呢?權重20%。
五、剩余的權重10%是輪崗。萬一的概率是很大的,何況也并不是萬一。就如上一段馬云所言,他們這一批老一輩的高層都要下來,是干不動了么?不是,是為了培養新人。現在可以從容地培養,不合適的可以再換,再晚幾年,危險系數就大了!培養一批高層,選擇就多了,相當CEO么?輪下崗吧,誰適合誰做!
馬云還在,最起碼想要完全放手去做自己,理想化來說,至少要有幾年的,這期間,甚至是持續性的以后,阿里目前的這個組織構架是不會變的。談不上是CEO的悲催,更應該說是馬云的智慧。
說這么多了,我認為,阿里的下任CEO是彭蕾!沒有對與錯,只有觀點與看法,你認為呢?
推薦閱讀
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為擺脫困局,變得謹小慎微,原本開放寬容,倡導公平競爭的自由經濟體變得沉悶。 其實,只要在歐洲落地生根,無論是本土歐企,還是外來企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唇齒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誰是阿里下任CEO?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122/25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