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的市場環境,讓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成為大勢所趨;一份適時的文件,讓虛擬網絡運營商——這個被遺忘多年的名詞,再次成為業界焦點。
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的文件下發半年之后,有關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準入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尚未明確關于“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發放”的具體時間表,但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之門已被打開,國內電信業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將至。
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民間資本一旦以虛擬網絡運營商的身份進入電信行業,傳統電信運營商對基礎電信業務的壟斷局面將被打破,其營收增長也將因此受阻。不過,雙方的“競合關系”將有助于基礎電信運營商獲得新的、自身不擅長領域的收入來源,而不至于淪為“啞管道”。
政策明朗
究竟什么是虛擬網絡運營商?簡單來說,虛擬網絡運營商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基礎電信運營商不同,它并不擁有或建設電信網絡,只是通過租賃基礎電信運營商網絡的方式,從事某一類的基礎電信業務及服務。
雖然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虛擬網絡運營商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它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就開始嘗試引入虛擬網絡運營商,并希望以此來改善當地的電信市場競爭環境。
尤其是在美國、日本、韓國、香港等這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虛擬網絡運營商早已合法存在。以香港地區為例,香港電信管理局在十余年前就給當地的多家企業發放了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并劃撥了相應的號碼資源,由這些企業發行自有品牌的電話卡。在這些國家和地區,虛擬網絡運營商正在不同的細分用戶市場拓展自有品牌的產品和服務。
在中國內地,虛擬網絡運營商也并不是頭一次被提及。據了解,在七年前的2005年,國家相關部門就曾經發起過關于“放開對虛擬網絡運營商管制”的討論。不過,之后接踵而來的電信重組、3G牌照發放等更為重要而緊迫的事宜,使得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準入問題被擱置。
時隔多年,關于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準入問題之所以會在近期被再次提及,并成為業界焦點話題,是因為工信部在2012年6月下發了一份名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的文件。
文件顯示,國家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的八個重點領域,其中包括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支持民間資本開展增值電信業務等。
這份文件為民間資本真正進入電信行業打開了政策之門。虛擬網絡運營商將可以通過租賃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來發展基礎電信業務,而在此之前,民間資本只能擦邊開展增值電信業務而非基礎電信業務。
在政策明朗之后,剩下的就是需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各項具體問題。來自多個渠道的信息表明,工信部、發改委等國家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就“發放虛擬網絡運營商牌照”一事進行研究。不過,由于此事涉及多方利益,其中的諸多細節問題都還沒有定論,包括何時出臺相關政策、何時發放牌照,以及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互聯互通、網間結算等問題。
今年落實
無論問題多么復雜,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已經勢不可擋。據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的相關會議透露,為了進一步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相關部門已初步擬定完成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和接入網業務的試點方案,待完善后盡快出臺實施。
這意味著,民間資本試點進入電信業,將成為國內電信行業及其監管部門在2013年的工作重點。而關于“虛擬網絡運營商準入”的一系列改革,將以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為起點。
據了解,所謂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是指民間資本租用基礎電信運營商的電信設施,或購買基礎電信運營商的電信服務,經過重新包裝,在自有渠道開展自有品牌的電信服務并出售給消費者,進而從中獲利。
之所以稱其為“起點”,是因為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將是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行業的最基礎的業務形態——虛擬網絡運營商通過租賃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網絡,發售自有品牌的手機電話卡等產品。
除了這種業務形態,民間資本還將在更多方面、實質性地進入基礎電信領域。據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介紹,電信業將“全方位”向民間資本開放,包括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寬帶接入業務,以及電信行業發展的重點、熱點及增長最快的領域。
以上進展表明,虛擬運營將成為國內電信行業對民間資本開放的最大領域——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并成為虛擬運營商之后,既不需要重建網絡,也不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即可參與電信業務的運營。
這與多年前全球興起虛擬網絡運營商改革時的背景相似。從目前的行業發展狀況來看,電信市場的運營資源集中在少數幾個運營商手中,即使民間資本要求進入電信市場的呼聲日益高漲,他們也不太可能去重新建設一張移動通信網絡。
這是因為,與傳統的基礎電信運營商相比,民間資本的實力相對較弱,沒有強大的實力再建一張通信網絡,也沒有必要進行重復建設。因此,民間資本通過租賃電信運營商網絡來經營部分電信業務的模式,逐漸成為改革的方向。
利弊參半
電信行業向民間資本開放,被業界視為國內電信業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可以預見的是,在民間資本以虛擬網絡運營商的形式進入電信行業之后,基礎電信運營商的業務模式和營收狀況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國內電信行業的競爭格局將出現新的變化。
正所謂“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沒有變革就沒有發展”。盡管民間資本的進入將對傳統的基礎電信運營商帶來較大沖擊,后者也并不希望冒出幾家通過租賃網絡來與之競爭的“同行”,但引入虛擬網絡運營商對于整個電信行業的進步將是一大促進。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對所有基礎電信業務的壟斷局面,將被虛擬網絡運營商打破,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更實惠的選擇;另一方面,打破行業壟斷后的電信行業將能夠與國際接軌,運營商的服務水平將得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環境也會因此而逐步改善。
雖然相比石油、電力、民航等行業,國內電信業的服務水準相對較高且不乏競爭,但如果引入了新的行業參與者,競爭將變得更加充分,新的業務運營模式也將應運而生。如此看來,對于正在尋求戰略轉型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而言,行業新進入者所帶來的競爭將是利弊參半。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葛甲)阿里巴巴在半年前將集團調整為7大事業群,分別是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半年之后的今天,阿里巴巴再次將這7大事業群調整為25個事業部,在新的組織>>>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124/25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