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網絡與日常生活聯系的日益緊密,網絡上也產生了大量或機智幽默、或辛辣反諷的網絡流行語,從各方面記錄著社會文化的變遷,2012年也不例外,春節系列報道《龍年網事》,為您盤點過去一年的網絡流行語。
據報道,2012年最流行的一組網絡詞匯,恐怕要數“屌絲”和“高富帥”了。所謂屌絲,是指渴望獲得社會認可的青年人,他們往往展現出粗俗的外表,但其實心地善良,喜歡用自嘲來調節心理的天平。“屌絲”最不愿碰到的就是“高富帥”了,因為這是一小撮光鮮亮麗,無論財富和相貌都完美無缺的人。
關于屌絲和高富帥的對立,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點評,這是貧富差距拉大在網絡社會的一種投射。
周孝正:因為年輕人他得社會流動,現在垂直流動的渠道比較窄,你沒有一些關系和背景很難上去,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樣的一些重點大學,他們農民子弟的比例都在下降。這叫階層固化,這不是好事兒,這個社會要充滿活力需要有流動。
“正能量”、“你幸福么”,也是2012年網絡熱詞。周孝正說,正能量反映了社會對公平正義和陽光法制的追求;而對“幸福”的追問,恰恰是人們在反思,一個“幸福的人生”還有很多金錢買不到的元素,比如新鮮的空氣,比如親情、友情和愛情。
2012年網絡還流行大量涉及公權力的詞匯,比如“維修性拆除”源于2012年初,北京東城區文化委對違規拆除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的回應,類似的網絡詞匯還有“輕度追尾”、“禮節性收入”、“試探性自殺”等等,這些荒誕、敷衍的詞匯一經官方口出,便立刻引起網友的大吐槽。此外,2012年年“表叔”、“房妹”、“房姐”的稱謂也充斥網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教授汪玉凱認為,網民用這些詞匯來表達一種價值判斷,網絡反腐也將促進公權力發生改變。
汪玉凱:有些人利用權力來獲取利益,通過網絡反腐曝光以后,網絡會給出一個很形象的表達。當這些詞語流行起來后,反過來也給政府造成很大的壓力,也給官方認識民意、了解民意,盡快的改正自己的行為提供了重要參照系。
2012年,因為諾貝爾文學獎,沉寂多時的“莫言”竟然也成了網絡熱詞。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張頤武點評,莫言成為中國本土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2012年最重要的文化事件,這既是對莫言文學成就實至名歸的肯定,同時也是全球對中國文化和社會高度關切的一個標志。
這邊廂,是陽春白雪的嚴肅文學重新被喚醒,莫言獲獎消息傳來半個小時后,當當網上莫言的作品就被搶購一空;而那邊廂,則是“杜甫很忙”、“元芳你怎么看”、“江南style”、“中國好聲音”等流行文化繼續大行其道。中國網絡社會,在經歷了漫長時段的調侃、解構和玩世不恭之后,流行文化和純文學開始在2012年和解。
張頤武:比如“元芳你怎么看”,其實它既是一種調侃,其實又有微妙的深意,但是它和莫言獲獎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元的社會。莫言的獲獎當然使得大家更關注純文學、高雅文化,這是非常積極的;而另一方面,社會本身的這種越來越走向世俗化的潮流,乃至于這種網絡所放大的流行文化現象也不會消失。
推薦閱讀
華為年終獎發了125億元!按照其14.6萬名員工數量(2011年),人均年終獎約8.5萬元。這條消息再次引爆大家對科技公司年終獎的關注。 騰訊這家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理所當然首當其沖:LOL(英雄聯盟)游戲團隊的員工年終>>>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209/25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