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年終獎發了125億元!按照其14.6萬名員工數量(2011年),人均年終獎約8.5萬元。這條消息再次引爆大家對科技公司年終獎的關注。
騰訊這家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理所當然首當其沖:LOL(英雄聯盟)游戲團隊的員工年終獎最高拿到了60個月的工資。阿里巴巴財大氣粗,被員工戲稱派發了史上最豐厚的年終“紅包”。
但百度員工就沒那么幸運:由于傳統PC搜索業務疲軟,業績增速放緩,年終獎也縮水30%。網易門戶事業部干脆取消了年終獎。
處在PC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過渡期,“幾家歡喜幾家愁”年終獎斗法背后,折射的則是各個科技公司的轉型之痛。
阿里巴巴:總監級年終紅包15萬起步
不知何時起,年終獎變成電商業內“不能說的秘密”。偏偏阿里集團在官方微博“一聲吼”,宣告今年向員工派發史上最豐厚的“年終大禮包”:“有年終獎夠不夠?有13薪夠不夠?阿里集團全體同學:現在去公司內網參加嘉年華答題活動,準確答對所有題目,就可得到公司給大伙準備的‘特別支付寶紅包’!……”
在阿里集團,年底特別紅包被稱為“驚喜”——只有在公司取得特別成績的年份才會有。此前,因為2010年業績突出,阿里巴巴于2011年初向全體員工發放過特別紅包,當時不少阿里員工微博上驚嘆紅包金額相當“給力”。再刷一刷這幾天的微博,阿里人各種感謝“組織”,甚至有員工稱這是最好的新年禮物,不知是指紅包的象征意義還是指具體數額呢?這一切,仿佛有昨日重現之感。
馬云在內部郵件中這樣解釋發紅包的初衷:“2012年我們收獲了很多的驚喜,雅虎股權的回購,“雙十一”的精彩,一萬億網購銷售的突破等等。我們也經歷了很多艱難的挑戰,例如B2B公司在香港的退市,組織的快速變化,25個事業部的迅速調整等等。這一年發生的很多事情會在阿里發展史上可圈可點。所以,今年我們有理由給自己發個紅包!”
按照規定,阿里巴巴的“特別紅包”的發放原則和“13薪”一樣,都是人人有份;但其金額主要根據員工在阿里巴巴貢獻的年份多久而定,以鼓勵員工持久在公司里長期發展。馬云認為,獎金不是福利,不可能人人都有,也絕不可能大家都一樣,“獎金是靠努力掙出來的,是需要超越公司對你的期待才能獲得”。有接近阿里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阿里總監級的年終獎以15萬元起。
阿里的年終紅包被直接發放到每個人的支付寶賬戶。
而紅包的發放流程亦帶有典型的阿里特色——全體正式員工只要參加支付寶紅包阿里用戶體驗嘉年華活動,回答9個關于公司在過去一年發生大事的問題,全部答對后,即可獲得特別紅包。
公司過去一年的大事?其實,馬云已經在郵件中部分列舉了。驚喜不再贅述,但關于B2B公司退市、架構分拆成25個事業部的兩大挑戰,依然在繼續。
前者的后續挑戰在于IPO的時間窗口。去年5月,在回購了雅虎持有的20%股權后,阿里與雅虎簽署了一份“贖身協議”:阿里必須在2015年12月之前上市,才有權以IPO價格回購剩余20%股權中的一半,而且IPO價格必須為第一批股權回購價格溢價110%。這對阿里來說時間上并不寬裕。
關于后者,需要明確的是——25事業部并不等于阿里集團的結構。事實上,即便刨去阿里金融,以及理論上不在阿里集團的支付寶,還有大量的業務尚未納入25事業部這一體系。阿里透露出的信息也顯示,類似的拆分調整還未完成。
不過,攤子鋪得再大,也需要人去經營,馬云的底氣在于公司有足夠的儲備人才。他在年終獎郵件中透露,“2013年,我們將會對很多崗位加工資”,除了是應對物價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時也表示,“有增必有減”,如果能力不及要求可能會被減薪。
百度:年終獎縮水30%
呼喚狼性、淘汰小資的李彥宏,在年終獎這件事上給百度員工潑了盆冷水。在百度員工年終獎占據30%比例的公司系數一欄里,這位CEO給出了0分。
百度年終獎分為兩部分,公司系數占年30%,個人業績占70%,這意味著百度員工的年終獎至少縮水30%。
不過很快,另一個消息又讓他們松了口氣:預計在2月份公司會額外補發20%的獎金,算下來獎金和去年的年終獎差別不會太大。
一位百度員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百度的年終考核,就是“胡蘿卜加大棒,一個都不能少”。大棒的壓力用來激發員工“狼性”,胡蘿卜用來調動積極性,“讓立志成為狼的人有肉吃”。
對去年公司表現并不滿意的李彥宏已給百度開出了“狼性”藥方。在去年內部一場戰略溝通會上,李彥宏曾反思百度已經患上了“恐龍病”,迅速反應能力正在鈍化,創新活躍度也在降低。他提出,在戰略上,把更多的錢投入到更多的新業務和創新上;執行上,消滅內部滋生的安逸文化,“鼓勵狼性,淘汰小資”。
表面看上去,百度在2012年的業績并不糟糕。去年全年營業收入為223.06億元,比2011年增長53.8%;全年營業利潤約為110.51億元,比2011年增長45.9%。但對比2011年的數據,百度的營收與凈利的增幅幾乎減半。
更重要的信號是,李彥宏在財報會議上說,百度的基礎業務桌面搜索在過去一個季度變得增長乏力,而這種局面還將繼續保持下去。
除了PC出貨量一年年下降,還有越來越多的PC用戶轉向了移動端,百度的無線搜索卻還面臨著增流量不增收的問題。
無線搜索自身的挑戰也不小。“BAT三巨頭”里,騰訊已靠微信圈起3億手機用戶、阿里巴巴移動電子商務漸進春天,而百度傳統核心業務搜索入口作用對手機用戶的吸引力并不像PC那樣明顯,一部分流量已被各式各樣的APP應用分流。
在搜索領域安逸太久的百度現在不得不在PC端和移動端雙線作戰:核心業務傳統PC搜索不斷遭到競爭對手奇虎360與搜狗搜索的蠶食,另一方面在未來的兩三年里,還需要熬到無線搜索商業化的變現。
而在搜索之外,過去一年百度在電子商務領域嘗試屢戰屢敗,更重要的是,百度已經太久沒有推出令用戶耳目一新的創新產品了。
種種不利因素綜合發酵,催化百度年終獎縮水30%。
不過,“狼性”的呼喚和對未來的布局能否換來百度迎來二次騰飛,令百度恢復快速成長?目前看起來,不甘心被超越的百度仍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搜索、移動云、LBS、國際化的戰略布局如此宏大,如何確保執行力?對快速變化的互聯網行業而言,搜索業務經歷一年才看得到變化是否意味著時間線拉得太長?而被寄予厚望的移動產品又將到何時才能羽翼豐滿?時間正在給出答案。制圖/鄭勤韜
推薦閱讀
說春運是一場戰爭,恐怕有過乘車經歷的人都不會認為夸張,每年40天的春運周期之內,一個總人口13億的國家,居然可有超過2億人次的巨大人口流動。 隨著歷史車輪的不斷碾進,互聯網的不斷普及,這場有關回家的戰爭也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互聯網公司年終獎斗法:折射轉型之痛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207/25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