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是網絡即時語音工具Skype的十周歲生日。從被微軟收購起,這家以“行業破壞者”身份出現的公司變得逐漸暗淡?萍济襟wGigaOM的專欄作者Om Malik今天撰文一篇,回顧了Skype的十年歷程,并對Skype的未來之路進行了思考。
文章全文如下:
我幾乎忘了今天是Skype的十歲生日,自從被微軟收購之后,這家公司就開始變得迷失自己,現在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微軟產品。
早期的Skype曾讓eBay的高管如坐針氈,也做到了連壟斷企業也沒做成的事——讓運營商處于守勢。Skype的創始人擁有雄心勃勃的想法,重新定義了人們溝通的方式。它所倡導的概念我十分認同,那就是:人們應該投入所有的時間同他人進行交流。
2003年8月29日,Niklas Zennstr?m和Janus Friis創辦了這家公司。我在體驗了一周之后就直接告訴我的老板:這個產品要火!我仿佛看到了通訊的未來。雖然當時Skype只是一款由幾個瑞典人開發的簡陋小應用。
有一段時間,Skype是同亞馬遜、蘋果、谷歌、Facebook和Twitter并列的互聯網公司,假如說谷歌把信息獲得變得“民主化”,那么Skype則將信息傳遞變得“民主化”,但是一切皆因戲劇化的并購開始改變。
網景公司、Opsware軟件公司的創始人Marc Andreessen表示,在“通過應用吞噬世界”這個方面,他的公司只是Skype的鸚鵡學舌者。當人們談論網絡效應時,殊不知Skype才是網絡效應的終極形態;當人們在吹噓網絡通訊時,其實他們只是在Skype基礎上進行改良;Skype為P2P軟件的協同消費鋪平了道路;假如亞馬遜的服務幫助了初創公司,那么Skype則在幫助初創公司走向世界,如今采用分布式勞動力的公司都在使用Skype。
一個簡單的統計就可以反映Skype的影響力:2012年,通過Skype撥打的國際電話超過1670億分鐘;使用Skype進行的語音和視頻通話累計已經超過1.4萬億分鐘,這相當于260萬年的通話時間。
Skype的未來正變得愈加暗淡無光。Skype的主業是信息、語音和視頻通話,簡單易用的特性是其成功的秘訣。但是今天Skype的界面正變得臃腫而雜亂,只有iOS客戶端還維持了一貫的精致小巧。
Skype誕生之時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產品,現在許多通訊新貴都開始蠶食它的市場。智能手機價格在不斷降低,幾十款應用都能免費發送信息,需要語音通話的場合也越來越少,這些都嚴重地威脅著Skype的地位。目前Skype正與微軟Lync結合,專注于企業市場和“統一通信”領域。
設想一下,假如微軟將自己的移動操作系統命名為SkypePhone,并使用Skype旗下的眾多應用來作為系統的核心賣點,這個已經被數十億人熟識的圖標必能助微軟一臂之力,但是現在機會已經錯過。
我們無法預見未來會發生什么,但是面對這個改變了無數人生活方式的應用,我還是要獻上一聲“生日快樂”。
推薦閱讀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有知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Skype十周年:沒能改變微軟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830/28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