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周末,大學高校迎來新生入學高峰期,90后的象牙塔時代全面開啟。在之前各大網商、各大店商的鼓動下,90后新生們大都已經備齊了要陪伴自己度過大學生涯的數碼裝備,有的甚至是高配了iPhone、iPad和Macbook“蘋果三件套”。但是有了這些裝備還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90后新生已經不習慣于沒有網絡的生活,離了網絡的這些數碼裝備,會變得索然無味。
那么上海高校的網絡網速情況到底如何呢?有線寬帶有多快?無線Wi-Fi給力嗎?讓記者帶你走進幾所上海知名高校,看看它們的情況如何。
復旦大學
有20M高速寬帶,也有0.5元/小時的2M寬帶
復旦大學學生宿舍網絡基本是十年前與電信、聯通(原網通)合作建設和自建,近年來,線路、設備老化等問題日益嚴重,造成網絡接入速率不穩定,維修難度越來越大,很難通過小范圍的升級來徹底解決問題,學生要求改造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去年底,復旦大學和中國電信就光網改造進行了多輪談判。現在,邯鄲校區的南區宿舍、東區17-19號樓,已經全部改造為光網,這部分學生首先受益。
在復旦南區食堂前,記者碰到參加軍訓的大二學生小吳,他告訴記者,自己使用的4M寬帶,是去年辦理,“平時寢室里的人一起用。”不過最近他聽說,幾人共用寬帶的做法將被不允許,所以他在考慮之后應該怎么辦。
記者從正在校園里設攤的電信代理商人士口中得知,共用寬帶的做法的確是要被叫停。目前他們給學生提供的主要是10M和20M寬帶,“參加相應的手機套餐后,20M寬帶費用可以降至99元/月,10M寬帶降至59元。”
另外,電信還為復旦學生提供了計時寬帶:2M寬帶,0.5元/小時,即使一天用4個小時,也只要2元,還是非常便宜的。據記者了解,其他高校沒有這樣的計時寬帶,算是復旦學生的“福利”。
在邯鄲校區北區學生公寓,記者了解到,該公寓網絡是由中國聯通負責投入和建設。學生可直接免費訪問校園網,公眾網需要使用PPPoE撥號。據悉,聯通目前主要提供2M、4M、6M的寬帶,有包月的,也有包半年的,還有一種25元/50小時的上網卡。葉同學使用的是半年卡,4M寬帶280元,比前述電信方案略貴,“我們寢室兩個人用無線路由器分著用,感覺還行。”
復旦校園中的Wi-Fi網絡還是比較給力,宿舍區、教學區都有信號覆蓋,有校方自己的“官Wi-Fi”,也有運營商提供的Wi-Fi網絡。
要用復旦的“官Wi-Fi”,需要用學號和密碼登錄,一般人可蹭不了。如果用戶參加了運營商的套餐,有用Wi-Fi上網時長的話,也可以登錄,發發微博、微信絕對是可以的。
上海大學
“福利”最好 校園有線、無線寬帶免費用
“每次跟別的同學說上大上網不收費,他們先是吐槽,然后對免費上網政策表示驚異。”一位上海大學的學生在微博中說道。
的確,在上海的眾多高校中,上大學生享受到的寬帶福利應該是最好的。先從Wi-Fi無線說起,前些年記者就專門來到上大寶山校區體驗過,當時發現校園內很多地方都已經被Wi-Fi覆蓋。前些天記者再次來到上大寶山校區,發現不管是體育中心、圖書館、校醫院、大禮堂、南部公寓食堂、文化廣場、名人廣場、泮湖的校園中心等地,都能搜到Wi-Fi信號。學生們只需輸入學號和密碼,即可免費登錄。
上大學生還有一個其他高校學生所沒有的“福利”。畢業生離校以后,如果有機會回母校看看,仍可使用當時的學號和密碼登錄校園無線網絡。
不僅是校園Wi-Fi幾乎全覆蓋且全部免費,上大為學生提供的校園有線寬帶也是免費的。學校會控制每個IP地址的流量,以避免一人占用過多帶寬的情況。在閑時,校園網的網速還是可以的,“應該能達到10M的水準,”一位學生說道。但是一到忙時,上網的人多了,網速自然就慢下來了,有時會比較卡。
如果學生想使用更高速、更穩定的寬帶,可以選擇運營商提供的寬帶服務。在上大校園,主力軍是電信,他們今年提供10M和20M的寬帶,而且是獨享,也就是說不會因為上網的人增多而使自己的網速慢下來。另外,中國移動今年也開始在上大校園推出10M寬帶服務。
華東師大、同濟大學
10M寬帶已很普遍 今年邁向20M
在上海的眾多高校中,同濟大學和華師大的網速水平應該是屬于前列的,校方較早和運營商合作,在校園中建設了光纖寬帶網絡。
在同濟大學,使用光纖寬帶的學生用戶比例在上海高校中應該是數一數二,去年運營商主要提供的10M寬帶,今年則提升至20M。
華師大的情況類似。在華師大中山北路校區,記者碰到了提前返校的大三學生小田,他住在5舍學生公寓樓。去年秋季開學后,他就和室友們辦理了運營商提供的10M寬帶。“在之前我用的512K的寬帶,太慢了,用上10M以后覺得自己不知道是怎么忍受下來的。”小田說,現在他們班的同學中有不少都是在用10M寬帶。今年已經傳出消息,運營商將為華師大學生提供20M寬帶服務,這讓小田非常期待。“只要資費不是太貴,我還是愿意去辦理的。”小田說。
在無線網絡方面,校方在教學樓、圖書館等區域架設了校園無線網絡,運營商則在宿舍區搭建了Wi-Fi網絡。之前兩張無線網絡間不能互聯共享,現在打通了,用運營商的手機號也能登錄校園無線網絡。
今年上海紐約大學借住在華師大校園內,上海紐約大學自己又搭建了無線網絡,據稱網速很快,這讓小田有些動心,想去試試看能不能弄到賬號。
上海理工大學
普遍6M以下 光纖寬帶剛進入
相比其他高校能向學生普遍提供10M、甚至20M的寬帶服務,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的有線寬帶顯得有些弱。
上海理工的學生基本上是以寢室為單位購買寬帶服務。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本科生劉慶所在的寢室使用的就是半年180元的中國電信4M寬帶,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生沈晨露所在寢室使用的則是每月56元的聯通4M寬帶,分攤到寢室每位學生身上并不高。相比之下,電信比聯通更為優惠,不過沈同學之所以選擇聯通,是由于研究生有查閱圖書館文獻等要求必須使用教育網,而與教育網相連的只有聯通,且聯通購買流量卡即可直接將電腦與寢室網絡端口相連使用,電信則需前往營業廳辦理申請“貓”后連接電話線端口后使用,后者申請流程比較復雜。
目前,絕大部分上海理工學生使用的都是ADSL銅纜寬帶,光纖覆蓋只是極小區域。在四公寓四號樓等新建宿舍樓,一些同學“嘗鮮”安裝上了10M光纖寬帶,這讓其他學生很是艷羨。但就目前而言,無論是電信還是聯通,基本上所提供網速最高不超過6M非光纖上網。
在Wi-Fi網絡方面,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早在2004年就開始了Wi-Fi的架設,2006年,學校百年校慶的慶典全過程,還通過校園Wi-Fi進行了實況轉播。在2011年,作為校園公共Wi-Fi的“上海理工大學校園無線網絡”正式開通,開啟了師生Wi-Fi免費上網的時代。同時,運營商也在校園中搭建了Wi-Fi熱點,不過相比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學校自建的Wi-Fi省去了資費,成為師生上網首選。
東華大學
Wi-Fi上網能玩《跑跑卡丁車》
小董是東華大學(松江校區)的一名學生,也是DOTA、《魔獸世界》等游戲的忠實粉絲,他是親身體會到了上海光網提速后,由2M的小水管升級成10M。“以前宿舍4個人共用2M的寬帶,都沒法一起玩《英雄聯盟》,兩個人一起玩的話,另一個人游戲畫面肯定會變成幻燈片。”對于小董這樣的游戲發燒友來說,2M的小水管可謂是種煎熬,但即使是這樣,2M寬帶在學生群體間已經是屬于奢侈品:“當時2M的寬帶一個月要150元,全宿舍平攤下來也要一個月50元。”
直到后來,小董才體驗到了“傳說中”的10M寬帶:“當時我們嘗試著辦了一根,發現接進來后能共用,一個月也才70塊錢。”小董告訴記者,他們用金山、360等測速軟件測試下來,平均的帶寬都在12M左右,而且4個人集體看高清視頻,下行帶寬都是10M,一般不會出現畫面卡頓、需要緩沖很久的情況。而平時的單獨下載速度已經到達1.4MB/S左右,“四個人用迅雷一起下東西,下載速度也在700-800KB每秒。”
但相比于固定寬帶,學校的無線Wi-Fi就不是那么給力了。小董所在的宿舍區已經有中國移動CMCC的Wi-Fi信號全部覆蓋,但實際用下來卻無法忍受:“用的人太多了,每天晚上7點過后等于斷網,連QQ都登不上去。即使能夠登錄,5分鐘之后也會掉線。”小董告訴記者,只有等到平時上課期間,或者是半夜一兩點后才會恢復正常。
不過在教學區,由電信統一承建的Wi-Fi則相對好了許多,“平時刷微博、看標清視頻完全夠用,在使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也可以玩玩像《跑跑卡丁車》、DOTA這種不占網速的游戲。”
【IT時報記者 楊鑫倢錢立富 李棟】
推薦閱讀
生于1988年的本市女孩小林有兩年網購經驗。8月30日,在淘寶買了一部價>>>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02/28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