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近期發(fā)布了一份長達25頁的報告,解釋了該公司在版權保護方面的努力。由于提供的內容可能存在版權問題,谷歌一直以來受到內容行業(yè)的譴責。為了更好地進行公關,吸引電影和唱片業(yè)公司合作,為YouTube和谷歌Play Music獲得內容,谷歌在這份報告中詳細闡述了該公司如何以正版內容替代盜版。
這份報告題為“谷歌如何對抗盜版”。報告稱,目前有超過4000家版權所有方使用YouTube的內容識別工具Content ID去管理版權,并因此獲得了總計上億美元的收入。谷歌在報告中自稱為“在廣告和支付服務中排除和驅逐流氓網站的領先者”。僅僅去年一年,谷歌就停止向超過4.6萬個“流氓網站”提供廣告服務。
不過在討論搜索引擎業(yè)務時,報告進行了更多的辯護,而谷歌搜索引擎正是內容行業(yè)眼中最大的“怪物”。報告指出,與以往相比,谷歌正回應更多的版權刪除通知。不過這僅僅表明,目前谷歌正收到越來越多的版權刪除通知。2012年,谷歌處理的版權刪除通知達到此前一年的15倍。
谷歌對搜索引擎版權問題的解釋包括3個要點。首先,在海盜灣等網站上,只有16%用戶通過搜索引擎到達這些網站。其次,由于侵權網站可以進行復制,因此以“打地鼠”的方式去打擊盜版并沒有意義。最后,目前大部分搜索都只會返回合法網站,而不包含侵權網站。
谷歌再次重申,在任何情況下,該公司都不可能充當互聯網警察,為網上的60萬億個地址負責。谷歌報告稱:“版權法通常允許模仿或引用,即使是在版權所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因此,盡管我們不希望在搜索結果中包含侵權網頁的鏈接,但谷歌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合作,區(qū)分已授權、無異議的內容和侵權內容。”
此外谷歌表示,一些版權所有人對于侵權問題過于敏感,從而產生了“誤傷”事件。例如,一家主流電影工作室曾要求將官方預告片從已授權的在線媒體服務中移除。而Spotify和Netflix等服務有義務向谷歌提供更多信息,幫助該公司優(yōu)先展示非侵權網站。
不過,美國唱片業(yè)協會(RIAA)認為,這些舉措都仍不夠。該組織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毫無疑問,谷歌在報告中堆積了大量引人關注的數據,這值得贊賞。我們很感激谷歌采取的舉措。不過最終,最適當的指標是證明,盜版確實在減少。”因此該組織認為,谷歌在對抗盜版方面尚沒有取得足夠進展。
谷歌這份報告的目的是進行公關,進而影響政策制定者。上周,美國商務部向國會提議,應當重新引入《網絡反盜版法》的某些條款。去年這一法案的立法遭到了廣泛反對,而谷歌當時也表示了反對。
推薦閱讀
11日下午3點,備受社會關注的長沙消費者劉明訴中國移動長沙公司“上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5/20130911/28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