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康斯坦丁)這年頭的專家教授有很多,但是在網游圈里,有兩位教授敢說第二,都沒有人敢說第一。這兩位教授就是陶宏開教授和楊永信教授。鑒于這兩名教授對網游以及單機 游戲等等一系列游戲向來都是持著堅定萬分的打擊態度,我實在無法把兩位教授分個高下,只好讓他們并列第一了。陶宏開陶教授,對于網游的言論是很多的,比如 陶教授先后發表過魔獸世界是精神毒品,女玩家沒有資格做母親,游戲行業根本就沒有價值等等觀點。自己還開辦了戒網癮夏令營。從這一切看來,陶教授都是要高 舉反網游旗幟和網游斗爭到底的樣子

可是就在最近,用陳佩斯的話來說,就是“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了”,陶教授不光成了網游的座上客,拼命的說起了網游的好話,出席網游品鑒會,還當起了網游的代言人。有消息稱陶教授從代言中獲取了百萬級的代言費,但這一消息目前沒有得到陶教授的承認。
之所以會從反網癮斗士,搖身一變變成網游代言人,陶教授的解釋是他從來都沒有說過網游不好,他只反對不好的網游。而這次之所以要代言呢,是因為經過他的品 鑒,他代言的這款網游非常好,是健康的的網游。順道,陶教授還申明了下他心中的好網游的標準:不容易上癮的,健康的,不太脫離現實的,能寓教于樂的。
從表面上看,陶教授的話似乎可以自圓其說,畢竟陶教授那連篇累牘地對網游發起的戰斗檄文中,可都沒有加上“所有的”這個定語。但是照陶教授這個邏輯,那么以后我們不管攻擊什么,都可以先說一些比如XX地方的人不是小偷就是騙子之類的,遇到有人上門找麻煩的時候再雙手一攤——我又沒有說是所有的,于是這話就算不得有錯了。可是現實里一般不會有人這樣干,因為大家都清楚,這樣干多半會被人打得很慘。
而陶教授的好網游標準呢,恐怕也不太經得起推敲。比如就陶教授代言的那款游戲是一款傳統的MMORPG,自然走的也是練級打怪PK的路線,和其他的MMOPRG沒 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那么不容易上癮是怎么衡量的呢?比如防沉迷系統有未成年人在線時間的具體標準那么不容易讓人上癮也需要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吧?可惜陶教 授也沒有給出一個不容易讓人上癮的標準。而寓教于樂方面,陶教授的觀點是這款游戲的背景是和抗戰相關的,能讓人體驗抗戰戰士的精神,所以這就是款健康的游 戲。那么按照陶教授的意思,體驗抗戰精神就是健康的,體驗艾澤拉斯大陸抵抗燃燒軍團是不健康的,因為后者不是事實。那么按照陶教授的邏輯,咱把《地下城與 勇士》改成《抗戰時期的勇士》,《夢幻西游》改成《夢幻抗戰》,這些被陶教授噴成了渣渣的不健康網游,就搖身一變健康起來了么?而在陶教授代言這款游戲之 前,國內此類背景的游戲也有不止一款。那為什么當時沒有見到陶教授為這類游戲正名,提出這些是好游戲需要游戲廠商學習呢?這大概只能解釋為陶教授忙著反網 游去了,沒空仔細研究正面例子?
盡管陶教授給出了好幾條他代言的網游不在他反對的網游之列的理由來。可惜從這些理由里,我們還是看不出這款網游和我們平時玩著的網游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唯 一顯著的區別就是這款網游的抗戰背景,可惜一款游戲會因為背景而變得健康這一點恐怕也不怎么站得住腳。其他的幾點理由,也都是含糊其辭,只有一個概念性的 描述,而沒有一條具體的硬性標準。到底符合不符合標準,就看陶教授的解釋,陶教授說符合就符合,說不符合就不符合。陶教授一天不把這具體的,可以量化的標 準拿出來,就可以一邊噴游戲,一邊代言游戲一天。因為它們都符合陶教授的分類邏輯。
無論是陶教授還是楊教授,最初都是以向網游開炮聞名,在廣大家長心目中建立了反網游、戒 網癮專家的地位。而這兩位的戒網癮夏令營也收治了不少按他們的標準所解釋的“網癮患者”,從中獲得了不菲的收益。而這次他們突然撈起了網游公司的銀子,可 是在他們的論述里,關于好網游和壞網游之間,干脆一點明確的界限都沒有。就好像以前教授們噴玩家有網癮有精神疾病一樣,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現在則是 說你沒有就沒有,有也沒有。盡管教授們給了我們“過去我沒有說所有的游戲都不好”的解釋,可這些解釋怎么也不過是無聊的文字游戲。當教授們昨天還極力反游 戲,把戲玩家都看做有精神病的患者,認為女玩家沒有做母親資格,今天卻又開始極力鼓吹根本拿不出可以量化標準的好游戲時。那些花費重金把孩子送去戒網癮夏 令營的家長,你們還能那么相信這些網癮斗士么?
推薦閱讀
編者按: 桌游對于許多網游用戶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廠商對桌游的認識也不僅僅限于:抄一個機制換層皮來當周邊賣,而是希望切實開創一個良好的桌游子品牌,擴大原有品牌的影響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桌游用戶的特性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代言網游看陶教授的變節
地址:http://m.sdlzkt.com/a/danji/20120605/6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