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 2的內測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最近這幾個月,它的完成度已經越來越高,眼看著就要和大家正式見面。雖然測試版本的內容沒有什么穩定性可以談。但是我們可以大概確認部分雛形,未來拿到的DOTA2成品將會有其中的影子。以下內容并不等于是您最終玩到DOTA2時候的樣子。它僅僅是幾個先行試玩者個人的感受。
試玩者X先生——游戲編輯
===X的身份包括:宅男;文字青年;新游戲嗜好癖;冰女CM的癡情粉絲;腆著臉撅著腚求內測賬號的男人。
負責DOTA 2開發的母公司把DOTA類游戲定義為“動作即時戰略游戲(ACTION RTS)”,這個定義的英文簡寫剛好是“藝術”(ARTS)。研發團隊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工作的首要目標是如何把DOTA 2制作成“很酷”甚至“藝術化”的東西。我想他們在某些程度上還算做得不錯。作為一個新游戲上癮者,俺拿到了內測資格后就直接撲入游戲之中。幾天試玩下來,非常享受這個變得更漂亮的新DOTA。

DOTA 2
DOTA 2的內測是基于Valve家的Steam平臺。要玩DOTA 2,要先下載他家的這個平臺。然后再從平臺上下載DOTA 2的客戶端。這個平臺的帳號是可以免費申請的,上面也同時發行各種單機游戲的數字版。首次進入游戲,系統會詢問玩家是處于哪個水平。新手玩家們將會被限制只能用其中的一部分英雄。也許以后的教程也會和這個選擇有關。

個人檔案
玩家開始DOTA2的旅途就是開始一段游戲的生涯。游戲平臺里可以查詢自己的個人成就、游戲歷史、擅長英雄,被稱贊次數等等。整套個人生涯就是一張很好的名片。

單位行動
DOTA 2既然離開了WAR3的支持,成了一款獨立的游戲,其中的可定義內容也就多了許多,從操作習慣到快捷鍵等都可以自由選擇。DOTA 2游戲內部集成了大多數對戰平臺上的拓展功能。

玩家互動
既然是在線平臺,玩家互動的支持結構一定會被重視。從游戲的大廳到開房間選英雄,玩家始終能在和隊友或者朋友流暢交流。雖然游戲的模型已經重新制作,但好在漢化小組非常給力,所以玩家在游戲中應該不會覺得陌生。同樣因為是在線平臺,秒退的、掛機的都會受到相應懲罰,游戲環境干凈不少。
畫面大改變
DOTA 2的游戲畫面走向了一種偏向歐美的濃郁的美術風格。從某些角度來看,有點兒像《暗黑破壞神3》。電腦不太給力的同學也不需要太過擔心。根據經驗,這種類型的畫面并不會對機器有太高要求。而且,游戲中也有充分的自定義空間。對比一下這款游戲能達到的兩個畫面極端,相信以后硬件絕不會成為DOTA 2的門檻。如果有一套給力的電腦,那DOTA 2的新視覺特效也能讓你感覺自己的機器有機會顯擺一下。

最能體現DOTA 2畫面變革的地方
像河道里的神符是最能體現DOTA 2畫面變革的地方。DOTA2有真正的水,水能泛起漣漪,水面下還能倒影出兩旁的樹木。

低畫質

高畫質
PS指出兩圖的差異對比。其中區別為:光線處理;花花草草;抗鋸齒;陰影;法術細節。
在細節方面,DOTA 2保留了1代的大多數設定。比如,玩家在摧毀游戲中的建筑物時,可以看到隨著血條減少,建筑漸漸垮下來,就好像是war3里面起火燒毀一樣。

游戲畫面
1==大家耳熟能詳的稱號通報系統仍然在,而且還是那個有氣勢的聲音。
2==商店簡化成了一個老頭,商品的布置有兩種格局,一開始可能會找不到自己想買的物品,熟悉以后就好了。還加了可自定義的推薦初裝,預定義的特殊物品(回城)購買欄。
3==信使沿用了當前版本DOTA的規則,小馬駒很萌的。
4==技能既可以用傳統的經典鍵位,也可以自定義,隨意來。技能等級在線下方表示,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5==BUFF的層數和持續時間都能在面板上直接看到。
6==信使狀態和建筑防御都成了一個功能按鈕。
7==上方除了時間的兩邊是英雄。死了之后頭像會變灰,下面還有讀秒倒計時。
8==左上的更多詳細功能。包括游戲設置、單位英雄共享、戰斗記錄等等。
9==金錢的詳細介紹已經分開,還說明了買活成本。
10(這部分要從中PS進來==英雄的詳細基礎屬性可以在面板上之間看到。
試玩者S經理——前代高玩
===S的身份包括:客戶經理;三套產權房擁有者;二十二個月孩子的爸爸;六年DOTA經歷;已離開DOTA界半年。
看到DOTA 2的第一感覺,這還是我們熟悉的DOTA嗎?近衛軍團現在叫圣輝(the radiant);天災軍團現在叫邪魘(the dire)。游戲模型大量改變,已經不知道是誰在和誰打了。除了蜘蛛這種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其他還真靠蒙。連肉山大魔王變得駝背了。
推薦閱讀
現在來推斷《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是否將會轉型為免費模式網游或許還有點早,國外網站PCGamer在本月初對BioWare進行的采訪將為我們解釋這一疑問。 BioWare游戲監制James Ohlen在采訪中說:“我想,免費模式適用于許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群眾眼中DOTA 2
地址:http://m.sdlzkt.com/a/danji/20120619/6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