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摩女”的一番舌戰,讓李國慶走出了電商的小圈子,成為今年最為炙手可熱的大眾財經人物之一。
李國慶微博發動口水戰
2010年12月8日,當當網以代碼“DANG”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16美元,募資2.72億美元。面對這個價格,在紐交所現場敲了兩下鐘的當當CEO李國慶并不滿意:“公司上市,股票價格比發行漲跌超過40%就是投行的低能或品行低。”
李國慶的這口氣一直憋到了一個月后。在李國慶的夫人、當當網董事長俞渝要宴請投行之際,李國慶的怒火終于被點燃,連發數條微博,將矛頭指向當當網的主承銷商摩根士丹利,并“很有才”地創作了一曲搖滾歌詞,在歌詞中屢爆粗口,大罵摩根士丹利壓低當當網的估值。
2011年1月16日,一場“很黃很暴力”的微博大戰正式上演。一位自稱大摩女員工的網友“迷失的唯怡”也給予謾罵回應。“大摩女”不僅攻擊李國慶吃軟飯,更直指當當網盈利和現金流存在問題,回擊用語同樣粗俗不堪,不甘示弱的李國慶強勢反擊。
在微博這個舞臺上,李國慶與“大摩女”大戰數十回合,這個小圈子事件也迅速蔓延升級,李國慶的微博粉絲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目前粉絲數量已經超過108萬人,百度上“李國慶、大摩女”這一關鍵詞搜索結果超過11萬個。
這場罵戰很快在雙方公司的介入下偃旗息鼓。在當事雙方公司的介入下,對罵雙方分別在微博上就粗口進行了公開致歉。而大摩方面更迅速發布聲明,表示“相信微博作者不是摩根士丹利員工”,并對這種損害企業聲譽的行為進行譴責。
投行是狼?
一葉知秋。
李國慶炮轟大摩是偶然,也是必然。上市公司與投行之間的矛盾絕非“一日之寒”,李國慶之前有,李國慶之后,想必短時間內也難以消失。只是,原本光鮮亮麗的IPO盛宴,被“性情中人”李國慶一言捅破了窗戶紙。
李國慶的憤怒并無其他,歸根到底就是對投行定價的不滿。
李國慶在歌詞中寫道:“為做俺們生意,你們丫給出估值10~60億,一到香港寫招股書,總看韓朝開火,只寫七八億,別TMD演戲。我大發了脾氣。老婆享受輝煌路演,忘了你們為啥竊竊私喜。明知次日開盤就會20億,還定價16,也就11億……”
對于承銷商壓低發行價的動機,李國慶事后解讀說:“企業上市稀釋20%股份,常理是估值越高,20%融來錢越多,投行手續費越多。但投行銷售天天面對基金,遇到破發,基金就賠,故他們更多為長期伙伴基金著想,所以投行和基金是情人,和要上市的公司是一夜情。”
上市公司對于創業者是血汗,是兒女,如俞渝所言:“我一生只會做一次IPO”,自然希望能夠物有所值。對于“一生只做一次IPO”的實業家們,面對自己不熟悉的資本市場,只能夠把定價權交到投行手里。但對于投行,每一個上市公司都不過是繁忙工作中的一個項目而已,能做成交易最重要,實業與資本之間的矛盾也因此激化。
俞渝在致媒體的《我的話》一文中,對于資本有這樣的反思:“美國股票市場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公司去美國上市,不過是個10年歷程。我們本土企業家,要多向歐美企業家學習、取經,我們不僅要學人家的技術、經營,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在資本市場的博弈和判斷。”
值得同情嗎?
在李國慶發起的這場資本與實業的論戰中,李國慶得到了支持,也遭遇了批評和諷刺。李國慶對大摩的發難是否值得同情?
一位在國外做過多年投行工作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說,當當網的發問并不是剛剛才有,在國內企業與國外投行打交道的過程中,這么多年來一直都存在。國內企業家大多看到的都是A股的高價發行,很容易對海外市場的定價發難,李國慶對當當網發行價被低估的責難有些過頭了,其事后要求主承銷商大摩定價部的總經理引咎辭職,而且“最好把手續費退了”,更是有些可笑了。
“4.14美元,這是12月14日當當網的股價,按照李國慶的邏輯,面對這個價格,在高位買了當當網股票的投資者又是否應該向李國慶興師問罪呢?”該業內人士說。
入選理由:
微博時代,他的一曲歌詞戳穿了企業家與資本之間那層薄薄的窗戶紙。“很黃很暴力”的微博口水戰讓他首次超越光芒更甚的太太,他代表的是中國企業家面對如狼資本的一聲怒吼,但是,他的怒吼也是他的貪婪,投資者不禁反問:“要圈多少錢你們才夠?”他就是當當網CEO
——李國慶
<推薦閱讀
奧飛動漫:動漫板塊龍頭 業績低于預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國慶微博舌戰大摩女:投行是狼企業是虎?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17/1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