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9日消息,Twitter元老、前API主管亞歷克斯·佩恩(Alex Payne)發表博客稱,由于技術現在是推動企業成功的必備因素,外界一直混淆了“創業公司”和“科技公司”的含義,只有那些真正銷售技術的企業才能算是“科技公司”,業界也需要一個新術語來加以區分。
以下是文章全文:
當我還是孩子時,我與家人早上都有日常習慣。在吃過早餐后,就閱讀報紙,我常常是直奔商業版,然后從這里轉到背面新聞查看昨天的股票價格。通過閱讀一行行的細小文字,我查看著Sun、甲骨文、微軟、蘋果、硅圖公司的股價,然后再回到商業版的頭條,看看能否從當時的芯片巨頭那里獲得有用信息。最后,再看趣聞版,我當時真是一個古怪的孩子。
然而如今,我也和其他人一樣不再閱讀報紙。大多數早晨,我都是坐著擺弄我的iPad,然后登錄到美國科技新聞和博客聚合網站Techmeme,它常常把我引向幾家不同的“科技博客”,提供一系列傳聞、觀點、小道消息、潤色后的新聞發布稿,很少情況下會讀到真實的新聞。
根據我這些年來的閱歷,科技新聞之間也區別巨大。我近期自己的體會是:大部分被稱作科技新聞的報道其實根本和技術無關。
混亂的科技創業公司
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一些新聞總是困擾著我,這些年來它讓我愈加煩躁。該博客上升成為一種力量,僅僅鏈接到它就能以海嘯般的流量摧毀一家網站。作為一家名字中包含“科技”字眼的出版物,科技只是摻雜著出現在TechCrunch的報道中,軟硬件只是背景音樂,該網站的真正興趣是:金錢、權威、成功和失敗、崛起和衰落。我閱讀TechCrunch新聞感覺就像是當初還是孩子時閱讀報紙商業版想跳過的部分。標題中的“合并”、“收購”字眼以及兩位高管穿著西裝握手的圖片令人厭煩。
TechCrunch的流行催生了一系列模仿者,目前包括博客在內的大部分“科技新聞業”使用一樣的運營模式,就連報紙都采用了TechCrunch的整體格式和科技新聞的出版速度。這不但改觀了科技新聞報道的基調和深度,還改變了主題。報紙傾向于專注已成立的企業,而TechCrunch則專注于創業公司。盡管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模式,但是創業公司成為科技新聞業共同關注的話題。
創業公司得到這么大的關注有他們自己的理由:創業公司令人興奮。創業公司常常由一些有趣的人領導,這些人希望干出一番大事業。創業公司看起來叛逆、非主流,但是適合在早餐桌上閱讀這類新聞。創業公司充滿戲劇性,他們會生存下來嗎?會被10億美元收購嗎?徹底失敗?而且,創業公司喜歡談論他們自己,這為記者提供了便利。
創業公司本質上非科技公司
現在有些陳詞濫調已經被外界接受,說什么“軟件將吞并整個世界”,但是這個大膽假設的前提是,每一家公司都略帶科技公司的意味,并且它們還會迅速成長。很多新公司一開始都是面向眼鏡、嬰兒食品等業界領域,盡一切所能利用技術:供應鏈管理、營銷、招聘、內部通信、產品開發等。如果不仔細看,這些業務使得他們像是一家科技公司,但實際上他們不是,他們是眼鏡和嬰兒食品公司。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騰訊變陣,重點布局六大業務剛剛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的廣告收入首度超過新浪;此時卻傳來了騰訊大刀闊斧進行公司組織架構調整、重點布局六大業務的消息。 騰訊變陣,重點布局六大業務 剛剛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