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葉舟)盤子大了難免顧此失彼,京東商城看似體格強壯,背后卻存兩大隱患。其一為物流倉儲的極速擴張被指資金缺口在50億上下,其二為蘇寧易購和國美等大牌家電企業低價圍攻京東,而與其相比,京東采購能力被指十分虛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從京東商城各方財務數據分析上可以發現京東商城驚人擴張速度背后的軟肋,那就是不斷被撕扯的財務窟窿。據悉,3月下旬,來自“京東聘請的投資銀行”的一份簡報顯示,京東商城2011年的營業收入(不含POP)為34億美元(約合210億元人民幣),遠低于外界宣稱的309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僅為5.5%,當年虧損為1.8億美元(約合11.3億元人民幣)。
京東撤廣告遇低價圍攻 資金緊張遭外界猜忌
對這組數據,有接近京東商城的人士稱,“這組數據應該是準確的”。據該報記者查閱的工商注冊資料顯示,京東商城過去7年一直虧損。而京東商城也多次表示“至今尚未盈利”。據一淘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蘇寧及國美系電商在3C數碼、家電等商品上已經擁有了較為明顯的價格優勢,在抽樣調研的近兩百件近期熱銷商品中,蘇寧易購和庫巴網擁有價格優勢的商品占比分別達到41%和27%,高于以“全網最低價”著稱的京東22%的占比。盡管京東商城對此回應稱一淘的數據并不準確。
昨天,有關京東商城奧運廣告已撤投的消息也不脛而走,這更加引起了外界的猜測,對此京東商城回應公司對廣告日后的投放戰略是不會改變的。這已回應與劉強東一直的強勢有關。但無論如何,巨額虧損、資金鏈緊張和被迫上市的傳聞卻從未間斷。
京東在遭蘇寧國美等低價圍攻的同時,京東的回應顯得弱勢。國藥控股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魯振旺稱, “我們做過調查問卷,超過90%的消費者在選擇大單價商品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價格”。國美網上商城相關負責人透露,“五一”期間,傳統大家電銷售增長幅度超600%,瀏覽量、訂單量暴增。盡管這一價格屠刀過去是京東用來對付國美和蘇寧的,但現在顯然情況發生了變化。更令人擔憂的是,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京東商城在采購商還存在巨大弱勢。業內一位電商企業高管對該報記者表示,“京東商城由于涉足品類、品牌眾多,導致其單一品牌的采購量有限,因此,大部分產品只能通過代理商拿貨。”這一點與國美蘇寧的貨品直供相比,顯然京東商城的采購能力很虛弱。
推薦閱讀
當初的“3Q大戰”經過工信部的介入,雙方均表示停止相互攻擊,改正各自的過錯,此事也就平自息下來。但如今雙方在時隔一年多后又將“3Q大戰”帶入公眾的視野,究竟是為了博得眼球,提高企業的曝光率,從而獲取更多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撤廣告遇低價圍攻 資金緊張遭外界猜忌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