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調研機構正望咨詢發布了2012年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1全年網購規模達到8090億元,占到了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4%。其中,我國服裝網購更是一枝獨秀,2011年的市場規模已逾2670億元,年同比增長率高達93.5%,高于總體網購市場增長率20.6個百分點。
如此讓人撐破眼球的數字,也沒能換來任何一家服裝網購企業盈利。反倒是一股刺骨的寒意在侵襲著服裝電商。現如今,當當網、麥考林雙雙發布年度虧損驚人的財報;2012年首家赴美IPO的唯品會在首日破發,上市兩天較發行價大跌近30%。品聚網則直接宣布因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運營。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2004年上線、每年保持超過200%增長、2011年銷售額過200億元的京東商城至今還沒有贏利……
被裹脅的企業家們
在業界,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笑話。老婆問老公:“你們公司盈利嗎?”老公答:“我們是服裝電商。”老婆不解:“能盈利嗎?”老公重復:“我們是服裝電商。”老婆很堅持:“啥時候盈利呢?”老公怒:“不是說了嘛,我們是服裝電商。”
這則笑話充分詮釋了服裝電商的尷尬。市場潛力巨大,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盈利。
2012年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稱,2011全年網購規模達到8090億元,占到了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4%,網購人數達到2.12億,網上購物在網民中的滲透率提高到41.5%。
在此支撐下,服裝電商行業的市場潛力巨大。服裝類產品的電子商務自2010年以來就保持飛速的發展,其市場規模在2010年為1052.4億元,與前一年相比增幅達111.2%;2011年則達到了2049億元,增幅達94.7%。相關預計數據顯示,到2014年,中國服裝電子商務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5195億元,屆時在整體電子商務市場中的占比將達到27%。
如此巨大的蛋糕自然會吸引來大量的資本。“服裝類電商又是一個入行門檻低的行業,資本們一擁而上,吸引了大量競爭者加入。”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低質快速繁殖的同時,也帶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大同小異的諸多行業弊病。電商們都想在快速增長中迅速站好位,搶占制高點。于是,燒錢拼規模成為了行業常態。
國內電子商務行業一直以來的發展思路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用戶,使市場份額更高、銷售規模更大。從2007至今,凡客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共計4億多美元,其推廣費用預計高達10億元人民幣。
2012年,凡客盡管陷入了“廣告門”、“離職門”、“虧損門”等等一系列麻煩中,但錢仍然在燒。4月3日,“有春天,無所畏”,韓寒新代言的凡客廣告鋪天蓋地地進入中國10個城市的街頭。“挺住,意味著一切。”陳年說。
薛勝文表示,大部分電商都知道,大規模的投錢砸廣告并非一條良性發展的路子,但是他們卻難以“獨善其身”。行業內通過大規模的宣傳獲得市場占有率才能夠進一步推廣業務,倘若推廣做得不足,客戶積累不夠,即便擁有再優越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也難以在籍籍無名的情況下生存。
“沒辦法,人們太容易忘記了,不疲勞轟炸死得更快。”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顧問張大志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曾毅認為,原行業標準中關于“驗收”的說法,過于簡單。“對于如何驗收,消費者和快遞企業理解不同。”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忠林建議,即使外包裝完好,但輕輕搖晃,仍有明顯物品破損、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