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潛伏期,發展期,爆發期和成熟期。國外亞馬遜公司經過了9年,上市后才盈利。國內電子商務剛剛進入發展期,基礎建設投入還沒有完成,盈利仍然需要一個周期,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B2C企業實現盈利還需要5至10年的時間。”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整合營銷研究中心主任劉東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B2C電子商務的基礎建設工作包括供應鏈系統打造、IT系統搭建丶店鋪及詳情頁精裝修丶團隊打造、倉儲物流建設、客服系統改進等。
由于國內電商基礎設施不是很好,電商企業又急于求成,著急盈利,導致很多電商企業去做一些本來社會該做的事情,把電商現金流打亂,導致大家沒有很多時間修煉自己的內功,內部跟不上。
未來,基礎建設的大規模投入將是燒錢的主要形式。電商企業以資本換市場規模的機會仍在,一些手握現金的大電商仍然會愿意繼續燒錢來搶占市場份額,但燒錢將以基礎建設為主,比如將燒錢的重點放在供應鏈系統的打造及物流建設上,而不是廣告轟炸上。似乎大家都意識到,這些無法用電子手段解決的,在商業上又必不可少的環節才是決定競爭力的根本所在。
與此同時,電商的經營環境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劉東明表示,中國的互聯網仍以娛樂性為主,電子商務環境尚未成熟,大部分網購用戶缺乏黏性,電商企業不得不做一些非常基礎的工作,包括電商環境營造、教育等。好樂買CEO李樹斌曾表示“我們現在的投入不是太多,實際上是太少了,而這個時間不是四五年或者八九年,因為中國的基礎設置建設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且,還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網民90%以上是30歲以下,電子商務交易的商品90%以上是100元以下的商品,40歲以上的企業家網上購物的比例千分之一都不到。30歲以下的主要消費群體、消費習慣、消費能力,決定電商企業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用戶培育期;蛟S等到這已經離不開網購的30歲人群成長為社會消費主力軍,B2C電商的真金白銀時代才會真正開始。
“B2C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目前沒有一家B2C企業營利。中國的B2C需要10年左右才會營利,至少也需要5年。”劉東明說。
推薦閱讀
京東商城是今年央視招標會互聯網行業的標王,總標額位列第14位,而據報道,京東在數月前已放棄當時競拍的部分標段,由青島啤酒接手。京東商城低調撤標引起廣泛討論,分析認為,或處于3方面原因,一是降低營銷成本,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