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5日,神州租車決定暫停IPO的消息幾乎是給了整個行業“當頭一棒”。
微博上不乏對此長吁短嘆者。對于身處租車業的人來說,可能會更加感同身受。
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里,記者曾陸續與多家租車公司的管理層有過溝通,包括一嗨CEO章瑞平,車友創始人張小林、車速遞總經理曹暉,世友租車新任CEO陳曙楊等。雖然他們與神州的規模、業務模式各異,但在期待神州上市成功這一點上,他們的態度驚人地相似。
在他們看來,如果神州上市成功,對中國租車行業是一件好事。“至少證明這個行業可以做到這樣的規模,也為行業樹立一個標桿。”章瑞平說。陳曙楊甚至覺得,“如果神州上不了市,就沒什么好消息帶給租車行業了,而且跟在后面的租車公司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租車業的“資金荒”
如果不是資金需求強烈,神州或許不會那么百折不撓地拼上市。
神州此前已經為IPO做過許多努力,甚至“妥協”:從紐交所轉到納斯達克,下調募資額,更改融資用途,宣布提前一天IPO等等,直至暫停IPO。
其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到6.4億元,而其直接運營成本(包括保險、服務場地及呼叫中心、燃料費用及其 它)在2011財年就近3億元,況且,神州還有高達90%以上的負債率,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和長期貸款額就達10.42億元。
除了還貸的壓力,神州原本計劃將募資額中的約9000萬美金用來擴展車隊規模。IPO暫停之后,神州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是:如何還貸?如何實現之前的擴張計劃?
這些都需要資金。
相比之下,一嗨算是幸運的。今年3月底,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服務商Enterprise Holdings(企業號控股)與一嗨達成戰略合作,以“數千萬美金”的現金入股一嗨,并占其融資后15%的股權。
實際上,早在2011年底,對IPO市場觀望了有段時間的一嗨已經在尋求新的私募融資。在與Enterprise達成合作前,一嗨已經與 Enterprise談了“幾個月”,而且,接觸的投資方還不止Enterprise一家。隨著規模的擴張,未來如果IPO市場持續低迷,有消息稱一嗨不 排除再次私募的可能。
張小林稱,目前車友租車在為第二輪融資而努力,他們計劃借助新的資金將車隊規模從現有的200輛發展至1000臺,而且全是高端車。
成立于2009年的車速遞,則靠股東的自有資金發展至今,目前汽車數量達到700多輛。但曹暉說,未來兩年時間里,他們計劃將車隊規模增加至20000臺。所以,引入私募投資是他們眼下一項重要任務。
然而,從去年至今,世友的陳曙楊一直在跟VC、PE接觸,不過目前其第一輪融資仍在洽談中。
VC、PE開始捂緊“錢袋子”
2年多時間,車輛增長10倍。
2009年12月1日,車速遞開業時,自有車輛只有30臺。那時,曹暉做過粗略統計,這個市場在全國的車輛共有約4000輛,至尊、神州、一嗨分別在1000輛上下,其它幾十輛規模的,諸如車速遞、華馳、世友等,加起來共約幾百輛車。
進入2012年,這個市場上的車輛規模已近4萬輛。其中,神州就有20000多輛,一嗨約8000輛,至尊1000多輛,車速遞自己也擴張至700多輛。
蜂擁而入的各路資金,尤其是VC、PE對這個市場的車輛激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曹暉是北京鏈家地產的創始人、原董事長,離開鏈家后,他創立了車速遞。同樣在2009年底,原來在神州任職的王志堅離職自立門戶,從房地產商那里獲得上億元資金,成立了世友。
僅2010年,聯想控股向神州注資12億人民幣;高盛領投一嗨,總額高達7000萬美金;日本三菱商事宣布投資車友2000萬美金。2011年8月,成立只有4個月的瑞卡又宣布完成過億元融資,投資方為富達投資和紅杉資本。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不可否認,電商價格戰通過拉低商品價格的確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電商企業存在競爭毋庸置疑,但如若單純打“價格牌”,并使其成為競爭的常態手段,對自身及同行造成強大的資金壓力,在一定程度造成壟斷的局面,實則壓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租車業面臨資金荒:VC/PE開始捂緊錢袋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