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政策調整海淘震蕩
對“海淘”行業而言,這是個混亂季節。
一個月來,大批網上代購商戶痛苦不堪。知情人說,相關電商平臺上的“全球購”交易量已銳減1/3,更多小型平臺已停止服務。
跨境物流價格暴漲、清關緩慢造成大批包裹積壓。一位相關業者對《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說,成本已夠“難受”,現在物流癱瘓,“真是活不成了”。
跨境購物物流轉運公司也備受煎熬,它們的單量有的跌去三分之一,有的已裁員三分之二。
這與3月底國家海關總署一項新政策有關。新政規定,所有境外快遞企業使用EMS清關派送的包裹,不得按進境郵遞物品辦理清關手續。
海關新政使得原先慣用郵包的轉運公司不得不另覓清關通路,海淘業由此震蕩并波及產業鏈各環節。
海關新政引發通路劇變
所謂海淘,通常指自海外B2C網站直購商品并發貨至國內。部分國外網站提供全球配送服務,而更多則需經過轉運實現。轉運部分,有的由提供代購服務的國內電商商戶提供,也有大批消費者自選轉運公司實現。
海淘轉運過程由4個環節構成:首先,消費者在相關轉運公司網站注冊并獲取其提供的海外收件人姓名、郵寄地址等信息;然后在海外B2C網站下單,將上述信息設為配送地址;三、海外轉運公司收貨,由消費者確認后入庫、打包,發往中國;四、相關商品通過中國海關口岸完成清關,配送至國內真實地址。
多數轉運公司通常扮演海外“收貨打包者”角色,貨到中國再由清關公司配合入關。如百通與百利合作即為典型合作模式,前者打包轉發,后者提供清關服務。
但海關新政攪動了轉運業,因為清關通路已變。
境外物品物流清關方式大致分三類:一、貿易清關。多見于大宗B2B交易,需繳納關稅、增值稅,并經過“三檢”。二是快件。包含KJ1類文件、KJ2和KJ3類商業樣品與廣告樣品及KJ4類個人物品。第三類則是郵件。包括文件信函和包裹。
快件和郵件均需繳納行郵稅。其中包含了關稅、增值稅以及特定品類的消費稅。
上述兩者的區別在于,快件需提供個人購買者身份證復印件,從國外發件起就不得更改;而郵件無此要求。國際上快件通常為UPS、DHL等快遞公司配送,但其通常為主動報關,即個人購買的商品入境時將百分百征稅,郵包通常為抽檢。
此前,在美華人設立的轉運公司將包裹輸往國內所用的郵件通路,方便且成本低,但不合規則。《萬國郵聯公約》規定,進境郵遞物品是指外國(地區)郵企使用聯盟規定單式并交由中國郵政在中國地區投遞的物品。轉運公司并非郵政公司。
海關新政關閉這一通路的理由正在于此。所有境外快遞企業使用EMS清關派送的包裹,不得按進境郵遞物品辦理清關手續。只有使用對方國家郵企經郵政網絡承攬的,按萬國郵聯規定單式并交由中國郵政在中國投遞的包裹才可使用。
原先熟門熟路的通道被關,諸多轉運公司限入困局。百利等原有的郵件清關服務商已不再接單,轉運公司倉促間正急尋出路。
恐慌與陣痛
整個“海淘”產業鏈都在承受陣痛。最后一批郵件清關包裹4月上旬配送完畢。知情人說,這不過是3月下旬已到天津口岸的批次。3月底,海淘轉運配送已基本陷入癱瘓。
門戶級“海淘界”專業論壇Let’s E Buy一位版主是海淘資深人士。一個月來,他每天都聽到轉運公司抱怨。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這是繼優酷與土豆合作之后的第二個視頻網站聯合陣營,也是視頻行業的又一次大動作。至此,視頻行業內兩大陣營格局初步形成。視頻網站的激烈競爭讓曾經的對手開始抱團取暖,開啟新一輪的競合發展模式。 只有網絡視頻,>>>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