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騰訊都是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但另一方面,這家“巨無霸”企業卻因為所謂“跟隨戰略”一步步陷入了“商業上空前成功、聲譽上直線下降”的怪圈,甚至被稱為阻礙中國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毒瘤。尚不提之前騰訊與UC瀏覽器的紛爭,僅3到4月間,指責其抄襲的互聯網公司就能排成一隊,這種“千夫所指”的現象在業內極為罕見。
4月16日,針對騰訊涉嫌抄襲網易新聞客戶端事件,網易官方嚴正表態,將向蘋果應用商店(iTunes App Store)投訴騰訊新聞“抄襲網易新聞客戶端”。如果蘋果受理網易投訴,并認定騰訊“有罪”的話,最重的刑罰可能是將騰訊新聞客戶端從App Sotre下架。
此前,移動互聯網研究中心副主任、移動中國網CEO萬永公與4月6日開對外表示,騰訊QQ手機瀏覽器在二維碼功能方面涉嫌虛假宣傳。早在2011年10月,點指科技推出的移聯瀏覽器Android第一版就已經將二維碼和手機瀏覽器相結合,而騰訊自稱“添加二維碼功能是騰訊的全球首創”并不屬實。
4月11日,企業即時通訊廠商imo在《21世紀經濟報道》刊登了一則特別的廣告,這則廣告排版設計簡單,只有三行字,為排比句式:“你應該向 imo道歉。你應該向互聯網創新者道歉。你應該向全國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道歉”,劍涉嫌劫持、抄襲、剽劫imo產品并拒不道歉的騰訊公司。
這一番下來,以致于騰訊新游《槍神紀》CG動畫涉嫌抄襲日本游戲《鬼泣5》都成了小新聞。
3月26日,《鬼泣》系列開發商Ninja Theory在它的微博主頁上對騰訊《槍神紀》動畫抄襲表達了強烈不滿,而在國內各大網站上,玩家對于視頻中騰訊明顯的抄襲橋段也十分憤怒,指責騰訊“丟人丟到了國外”。
顯然,騰訊已經引起公憤。有業內評論認為,特定歷史時期的“拿來主義”和“模仿借鑒”固然能締造騰訊的成功,但騰訊CEO馬化騰的一句“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不應成為騰訊推脫責任的理由。顛覆和創造代表了中國互聯網的未來,騰訊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巨擎”,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揚起“創新”而非 “剽竊”的大旗!
推薦閱讀
業內分析人士稱,“不少快遞公司的對外公布價往往摻雜水分,除了網絡賣家等寄件量大的客戶,即使是針對普通客戶,快遞公司也會有折扣提供。而由于一些加盟制的快遞公司對旗下站點約束力不夠,快遞價格的隨意性也較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眾多公司抗議互聯網抄襲 矛頭直指剽客騰訊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