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離開阿里巴巴,圍繞淘寶、支付做生意,但又要時刻防備老東家染指這個市場。
李治國幾乎是最早走出阿里的創業者,而且已經幾進幾出。作為阿里巴巴第46號員工,他于2004年離職創辦了本地生活搜索網站口碑網,在2006年被阿里控股后回到阿里,2010年再次離開,如今,他成了一名天使投資人。
李治國投資了自己一直很欣賞的陳琪,后者是淘寶離職員工,創辦了卷豆網與蘑菇街,還拉來了在淘寶的好友李研珠負責整體運營。
就在幾個月前,李治國與原支付寶2號員工蔣海炳一起,在杭州西溪濕地旁租下一棟樓,創建了“福地創業園”,希望在這里形成一個杭州互聯網企業的小型據點。2011年離開支付寶的白鴉很快帶著“逛”的團隊進駐,挑走了頂層的最佳辦公位置。
加上原阿里巴巴支付寶首席數據架構師、丁香園CTO馮大輝,以及原支付寶員工、現馬伯樂招聘網創始人蔣海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阿里巴巴前員工。
拜阿里所賜,他們的行事作風、知識體系都很相同:務實、專注,寧可在杭州悶頭苦干,也不愛往外跑;平時交際的還是那些阿里的老同事,即使這幾年“社會上的人認識多了些”;沒有太強的“融資欲”,也不喜歡攀關系走后門;從阿里帶來的“花名”還在延續,陳琪經常想不起胖胡斐(李研珠)的名字,而胖胡斐有時自己都想不起自己的名字。
這是一群很牛的阿里幫,他們的業務都有明顯的“阿里”特征。
從阿里看到機會,然后創業
實際上,2010年辭職的陳琪,創業的第一個項目是卷豆網。從淘寶出來的陳琪,看到了社區和電子商務結合的巨大市場空間,卷豆網的靈感來自“淘寶客”的“傭金返利”模式,為社區提供電子商務工具。但做了一段時間之后,陳琪發現社區的電子商務轉化率很低。
“社區電商做不起來,不能說他們在電商方面還沒開竅,只是對于社區網站來說,他們肯定會選擇現階段路徑最短、成本最低、利潤最高的事情。”陳琪干脆自己做。
2010年11月,陳琪創辦社會化電商蘑菇街——一個幫淘寶導購的女性購買社區。淘寶很扶持蘑菇街,給出的傭金比例也很高,陳琪從創業第一天就有收入進賬。借鑒了Pinterest的模式,蘑菇街如今已經是最大的淘寶客之一。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面對B2C商城支付環節中超過一半的貨到付款比例,一直專注于線上支付的支付寶有點坐不住了,但它大手筆布局線下支付業務獲得肯定的同時,也因增加了電商和物流的成本招致質疑。 在網上支付領域如魚得水的支付寶,異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創業幫:從阿里出走 創業求生欲強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303.html